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重生之第一锦鲤> 第536章 第30话 结果与奇怪

第536章 第30话 结果与奇怪

  张尚书看着面前的诗稿,难以置信这是自家儿子写出来的东西。
  他从来都没有想到,在自己眼中算是狐朋狗友的那几个臭小子,在自家儿子心中竟是肝胆相照的兄弟。
  是了,这么些年下来,这几个小子一直没红过脸,有什么也都是彼此仗义照应,虽说不学无术了些,但却不是那等欺男霸女的真纨绔,更不是那种彼此逢迎委蛇的虚伪之辈。
  但是更让张尚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虽然一直训斥儿子没出息不上进,但却没想到儿子也有这般志向。
  到这个时候,张尚书才想起,自家小子虽说次次课业不行,但在家却也时常秉烛夜读,就是不如卢家那几个小子聪慧罢了……
  张尚书抹了一把老泪,就凭儿子这般忠君之志,和策定丹凤的抱负,他往后也得好好善待这小兔崽子。
  郭侍郎见尚书大人抹泪,不由跟旁边的卢御史对视一眼,酝酿言辞出声宽慰:
  “那个,张大人,令郎这般壮志豪情是好事,陛下若是见了此诗,也会称赞大人您教子有方的。”
  是的,郭侍郎和卢御史一点也不怀疑这诗出自张瑾澜之手——尽管张公子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
  为什么?
  听听那句“丹凤策定念王功”!
  啧,这种万般功勋都归属帝王的拍马屁原则,可不正是张尚书多年来的为官之道么?
  满朝上下,从没有一个人能像礼部尚书张恒年一样,对陛下每天吹彩虹屁还不带重样儿的。
  张公子这是小小年纪就继承了自家老爹的为官绝学啊!
  比起方才那几个小子可高明多了。
  毕竟谁也没法否认这诗作的不好,要是否认,那不就是质疑陛下的万世之功了么?傻子才会去批驳呢。
  当然……
  郭侍郎轻咳一声,平心而论,除了尾句的丹凤之志里有媚上之意之外,这诗倒也的确还行。
  -
  张公子的谄媚众人多少是看出来了几分,但映衬着前面的肝胆豪情与鼓咽忠献里,倒更多是疏朗与少年赤诚。
  毕竟比起某些文人先前酬唱时献给安平侯的诗作,张公子这一首已是不卑不亢诚挚至极了。
  而且宋张二人这诗文一武一文,好巧不巧都在表忠心和报国之志,诗中选择的方式也都完全符合两府公子的身份,便是郭子君也不好挑剔些什么。
  当然,唯一能挑剔的,也就只有怀疑他们捉刀了。
  但是还是那句话,拿不出证据,便一切白瞎。
  既如此……
  “接下来该瞧瞧姬少爷的大作了吧?”
  听到郭子君这句话,众人都回过神来。
  对对对,四对四的文斗,这不还有俩呢么?
  要是剩下两个商户小子诗文不通,那不还是四大公子赢么?
  面对郭子君的挑衅和众人看好戏似的质疑,姬少爷极有修养的含笑作请,示意旁边的侯府下人将自己的诗稿展开。
  -
  “春风堆锦连翠云,白鹭轩敞振红裙。”
  乍看到前两句,园中顿时一阵哄笑。
  今日的诗题是少年意气,姬家少爷却写起了美人儿,啧,云鬓美人红裙堆绣,少年风流是风流,但与前面几人的报国之志相比,却还是差得太远了些。
  况且以美人为志,这小子怕是真要坐实了这风流纨绔的名儿了。
  而且姬家少爷好像已经有了婚约吧?
  啧,还是陛下赐婚的,只是如果陛下和徐家小姐知道姬家少爷在有了亲事之后,还生出这般风流意气,也不知该作何感想?
  看吧,什么狗屁四大天王,这会儿终是要露出才学疏短之处了吧?
  在众人的幸灾乐祸里,姬少爷的后两句诗,也随着诗稿的展开现于人前:
  “妆成报与君王侧,赤心一腔奉精魂……”
  ???
  什么情况?
  女子的示爱之词?
  众人眼见便要嗤笑出声,可是很快便抬手捂住嘴巴。
  姬家公子是男儿,怎么可能傻到从女子视角,写出这么一首向陛下示爱的诗文?
  古往今来,有不少男子以女子视角写闺怨,以抒怀才不遇之情,便是今日在场的文人里,便有不少人有类似诗作。
  所以这首诗不是写女儿情爱,以不是写春闺深梦,而是写……
  想到姬家的身份,众人霎时了然。
  所以前面美人儿,不是想要示爱于君王的女子,而是姬少爷乃至于姬家的自喻?
  所以美人儿精心打扮,不是为了侍奉心上郎君,而是以赤诚之心向那位九五之君尽忠?
  但是这表忠的言辞未免也太……
  文士们纷纷咳了起来。
  对不起,是他们输了。
  毕竟他们写给安平侯的诗,都还没这般直白露骨过。
  -
  “姬家是商户,所以姬家小子的文辞高低,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就算略逊宋张二人一头,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更何况见谁又敢说这首诗写的不好呢?”
  云阳书院里,精神矍铄的老者看着面前抄送来的诗文,澹声评点。
  “这一场斗诗,在那几个小子看来是文辞之斗,可在那几个小朋友的利用之下,却变成几个小辈代表自己,代表家族向主君表露心迹的大好机会。
  “或许落在一些人眼中,这几个小子媚上逢迎,可却耐不住这诗的确会让龙颜大悦。而且这样的诗文,也没人敢说一句不好。”
  不是诗文真的好到挑不出不足来,而是没人敢对这几首向帝王表忠的诗说不好。
  但凡有人指出这几首诗文的不足,只要被有心人稍加利用,便会落得个对君不忠对国不诚的罪名。
  饶是朝中大员尚且担当不起,更何况安平侯府的那些个什么都不是的文人?
  见老者给出这样的评价,站在他身边的夫子不由出言:
  “可是您不觉得,这几位公子的表现,与平素的样子差别有些太大了么?”
  宋家小子上课打盹儿下课打鸟儿,张家小子更是温书诵文的课业都完成不了,写出这样可与卢家小子比肩的诗文,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且若真要仔细计较起来,这二人的诗作其实比卢公子的泛泛之谈更有针对性,也正是因此,也要隐隐胜过一筹。
  但是这样的话,夫子不敢说,也不愿承认。
  反倒是旁边的老者捋了捋飘逸的长须:
  “人不可貌相啊董承。那两个小子浑是浑了点,但脑袋却灵活,至少比起廷益他们几个,要更活泛一些。姬家老爷子教出来的孙子,也是不拘一格之辈,这也是他们三个凑在一处,能比那四个小子更会利用好这个机会的原因。”
  “书院里的学子很多,但国试张榜,靠头的名额却也就那么几个。文官的路子,与举业的名次有关,但他们的成败与人生却并非全要靠那一张榜单来定性。你看看如今朝堂上的那些人精,又有几个是当初国试的一甲呢?”
  “孔圣道,有教无类,那几个孩子,也还望你一视同仁啊……”
  听到老者最后那一句话,董承的目光禁不住一缩,而后并手于前,垂首道是。
  屋内陷入静寂,就在这时,最后一份诗稿也送到案前。
  本以为依旧是与前几首一样的媚上之风,所以老者只准备扫一眼便让人拿下。
  谁曾想,这一眼却望了许久。
  “相国大人?”
  旁边的董承轻唤老者。
  他从未见过易相这般出神愣怔过。
  “做这首诗的小子,叫什么来着?”
  -
  “林天歌。”
  看着眼前的诗文,卢光彦在心中念出少年的名字。
  说不上的滋味浮上心头,让卢公子生出从未有过的困惑与焦灼。
  这个他好似看透,却又好似看不透的少年,让卢公子头一次生出茫然之感。
  明明是身份干净清白,但却始终带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雾霭;明明是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少年,写出的诗却带着不属于少年的沧桑。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不光是卢公子,就连侯府院中的诸多文人,也生出这样的感觉来。
  明明仍是年岁最好的少年郎啊,怎么会那般懂他们这些人心中的惆怅,又怎么会写出这样哀愁遗憾中,却又带着释怀与希望的昂扬向上?
  冬阳下,流畅飘转的行书潇洒秀逸,婉丽如惊鸿游龙的字迹,是在场诸人都未见过的洒脱,那是与馆阁体的工整精致完全不同的酣畅淋漓,甚至让人的心也随之跃动沸腾。
  当然,最让人心旌荡漾的,却还是那首律诗的内容。
  ——是的,那位林公子所写的,不是相对简单的七绝,而是一首七律。
  “仙佛苍茫未可成,凄凉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短短五十六个字,写尽了他们这些书生的窘迫与凄惶,写尽了他们好似可以看到尽头的无用一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披在身上的伪装,被这十四个字毫不留情的撕破,一点颜面也不留。
  甚至有人红了眼眶。
  多年屡试不第,他们早已不是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儿郎了。
  家中上有老父母需要侍奉,下有子嗣儿女需要养育,可他们却依旧浑噩庸碌,什么力也出不上。
  甚或家中少有的银钱,父母看病买药的银钱,也都挤留出来,用作他们的书册笔墨资费。
  这样的他们,还有什么用呢?
  “还是有用的啊……春鸟秋虫自作声,就算不温书习字,就算不走这条多年行不通的坎坷之道,也还有继续在人世行走的价值啊!士农工商虽有尊卑,但谁又能保证,这条仕途之路,便比我先前躬耕陇上更轻松更值得呢!”
  沉默之声里,忽然一位中年男子喃喃开口,到最后竟是癫狂般疯笑出声,一把撕碎手中的诗稿,扬手一挥。
  在雪花般的纸屑里,男子大笑着扬长而去。
  没有理会其他人,更没有再去先前那样去顾忌迎合侯爷的颜面,就那般由着自己的心,如当年李青莲一般,仰天大笑出门去。
  “那是宿阳娄蠡吧……”
  人群中传出一阵骚动。
  对这些长时间交际的文人来讲,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那是他们所有人当中,科考之路走得最难的一人。
  一路从乡试到如今府试,他考了整整二十四载,却依旧连个举人都不是。
  背井离乡二十四载,皆因羞于没有官身,无颜面见家中双亲。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前些日子还誓要再战三年后的州试,如今却在看到小儿所做的诗作后,倏然放弃了这些年来的坚持。
  不知怎的,在娄蠡离去之后,竟是有不少人替他松了一口气。
  或许很多时候,并没有必要去执著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吧……
  -
  娄蠡之后,再没有人如他这般贸然离去,但留下的人里,却有不少都恍似忽然神清目明。
  应承之声不再,园子里便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了。
  到了这个时候,八首诗全部都示于人前,也到了该评个高下之分的时候了。
  点评自是不能凭借一家之言,可在场诸人虽说写诗的水准参差不齐,但欣赏诗作的能力却大都不差。
  只是结果却依旧不好明断。
  最大的为难之处在于,今日这八首诗的评判标准已经超越简单的立意文采。
  但既然有比较,结果总还是要有的。
  虽然这个结果或许伤人,但对安平侯来说,已经是让各方尽最大的可能各得好处。
  八首诗里,卢公子的诗作与宋传祺、张瑾澜、姬修齐三人的诗文同列第一。
  个中原因,不说也明,所以饶是郭子君心中愤然,却也不得不接受。
  列在第二位的,是四大公子中的其他三人。
  既是诗作本身出彩,也算是为几位才子挽尊。
  至于最后一名,则是写出那首七律的林姓少年。
  缘由则是诗生耄耋意,不见少年风发意气。
  而最终文斗的比试结果,则是平手。
  -
  这结果一出,宋传祺当即不平起来:
  “怎么可能是平局!而且小舅子你诗写得那么好,怎们可能才排到最后一名!”
  说着便要扬声理论,却被天歌拽后一步:
  “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了。”
  “可是……”
  宋传祺还要再说,却被天歌打断:“没有可是。我们至少没有输,不是吗?”
  “但这结果明显有失偏颇!”
  小舅子四首诗里有三首都拿了第一,没有道理第四首更好,却拿了最后一名。
  这分明就是安平侯为了照顾那几个小子的颜面,故意偏向四大公子。
  “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天歌说完这话,看一眼旁边的姬修齐。
  后者受意,连忙应声相劝:
  “不管别人怎么说,咱们知道林哥儿很厉害就行了。这时候莫要再冲动而节外生枝。”
  听出姬修齐话里的意思,宋传祺顿时安静下来。
  不远处的郭子君瞧着这边的动静,不由带着狐疑与几分不甘看向卢光彦:
  “光彦,你觉不觉得那四个小子有些奇怪?不对,应该是那个姓林的。”
  卢公子眉毛微动:
  “怎么奇怪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