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奇幻玄幻>五千年来谁著史> 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

第二十二章 八闽健儿

  郑森看着远去的船队,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真的很庆幸,这芝罘岛是处天然良港,港阔水深,浪小流缓,不淤不冻。而不像津门,进入到十一月运河水道就彻底封冻,而到了腊月,海港都已经冰封数十里。
  而如果芝罘岛的海面也如津门那样冰封数十里,内里的难民运不出去,外头的粮食走海路也进不来,那他可就有压力了。
  郑芝鹏人并不在岛上,在郑森回归之后,他就去了登州,现在更已经到了济南。
  去干什么去了,那是不问就知道的。看近时间里从齐鲁赶来的难民流民就知道、
  郑森也乐得如此。
  历经了松锦一战的洗礼,成熟了许多的郑森,已经深深明白了被他老爹告知的那一句话清谈误国,实干兴邦。那果然是如此啊。
  再高的高谈阔论,道德文章,也打不死一个鞑虏。
  反倒是他带着船去了一关外,不仅给松山运去了弥足珍贵的粮食,还接回了上千伤兵以及不少百姓,更在浪涛中救活了上千将士的性命。
  就是朝廷能反应及时,紧急抽调沈廷扬率船向松山运粮,那都有他的一份功劳。真的是实干兴邦啊。
  前一批船只抵到芝罘岛时捎来的郑芝龙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就告诉郑森,崇祯帝现下既然指望着郑家人卖力,那么求一个国子监生的资格还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郑森乐意,来年他就能去金陵的国子监去报道。
  这消息若是放在一年前,他肯定是欣喜若狂。可是现在,与郑森眼中已经丧失了那最大的吸引力。
  一批批的难民被运离,芝罘岛上的人口数量却不见下降,因为一船船老人离开了,一的新人就又到来了。
  芝罘岛上的人口不变,变得只有岛上的建筑。那营地营寨都已经不能用旧日里的形容来表示了,而需要说是一个个村落,甚至是镇集。
  时间进入了九月之后,天气愈发寒冷,那草棚之类的建筑岂能御寒必须要盖房,不管是木头草房,还是土坯草房,一栋接一栋的都拔地而起。远远望过去,真就如似镇集。
  加之这难民流民在入芝罘岛之初,就已经男女分营,再以保甲制驱之。在郑森回归后砍了三百多人,罚了上千人之后,岛上秩序很是森严
  以至于,现在的芝罘岛七处营垒都仿佛不再是七个收容难民流民的中转站,而有点像是新建的七处村落镇集。
  上要迁运人口,负责整个芝罘岛的秩序,下要关心难民流民的温饱健康问题,还要督促着他们做工。就好比那一栋栋的草房。更要处理流民难民之间的争分斗殴,以及在闲暇中操练义勇
  统带一个不大的芝罘岛,给郑森带来的困难和好处是半点不比参与了松锦之战要少。
  在这里他可以接触到社会底层的各种阴暗面,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统带力,这就仿佛是一个对口的实习岗位,磨砺着他的政治和军事能力。
  当郑森历经了这儿的洗礼之后,那就不能再以职场菜鸟的眼光去看待他了。
  四五万人连同登莱各寨,只说人口,都可比偏远地区的一小县了。
  有着从津门拉来的百十老兵做底子,芝罘岛的义勇可谓是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但郑森仍旧不觉满意。
  因为他的潜在敌人是关外的八旗鞑虏,所以他要的是真正的精兵。
  等到年后郑芝龙就会带着队伍北上,届时他也会率义勇跟着北上。
  待到三月后,北洋的浮冰消融,战船就能驶入辽海,复通海路。但想也知道黄台吉肯定不会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他们向松山输入粮秣的。
  到时候免不了就要有厮杀。郑森现在都已经等得有些急不可耐了
  如此的,年节都留在了芝罘岛上的郑森,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将自己的长子给蝴蝶了。
  郑芝龙可不知道郑经是何时的生辰,根本不知道在历史上,儿媳妇董酋姑就是在这年的年底怀上身孕,“长孙”郑经待到来年晚秋就已经出生了。
  但对那个私通胞弟的乳母,生下儿子,给有病在身的郑成功带来最后一击的孙子,郑芝龙别说不知道,他就是知道了,也是半点都不可惜的。
  前世他看鹿鼎记时,还挺为陈近南感到可惜“平生不见陈近南,再称英雄也枉然”,很有逼格的么。而且人描写的也很是正面,一心反清复明,加之陈近南与主角韦公公是一派的,故而对反派的郑克塽也是严重不满。
  后来长大了,知道的多了些后,就对郑克塽这个投降派更不满意了,继而对继位不到三日就被权臣联手亲祖母废掉逼杀的郑克臧充满了同情。自然而然的也就对董酋姑这个老姑婆很不满意了。
  可是当信息时代彻底来临时,郑芝龙才知道郑克臧的出身,当然也更知道了某位已逝去的“武侠大师”的黑,人家郑克塽明明就是一个小孩子么。湾湾被施大将军收复的时候,也才十三岁
  三藩之乱的时候,人家才垂髫之年
  不带有色眼镜的来看待,郑克臧的身世也是极度的不光彩,甚至可以说是郑氏的污点。陈近南的原形陈永华身为郑经的心腹,却看中了郑克臧,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这叫人感觉很复杂啊。
  就因为郑经对郑克臧十分之喜爱么还是被逼无奈的呢
  可不管怎么说,那时候的董老太能答应冯锡范等,夺郑克臧之位,逼杀之,另立郑克塽,这也算情有可原。
  郑成功在死之前,可是气的让郑泰去杀了郑经和董酋姑的。
  略过这一话题。当时间转过元宵节,晋江安平城外海,帆樯林立,舰船云集。闽省总兵官,郑芝龙郑大龙头,今日里就要率军北上了。
  闽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一系列大员全都到场。
  “中原板荡,国事多艰,总戎常年征战海战,为我闽省海上长城,功勋卓著,人所共知。此番率我八闽健儿北上入卫,还望总戎能再显身手,扬名于北洋,建功立业。扶国续祚,也好青史留名。
  肯堂恨不能与郑公同往。”
  闽省巡抚张肯堂,这又是一个前世的郑芝龙根本没听说过名字,可现在却是叫人不能无视的人。
  “郑公请满饮此杯”
  郑芝龙庄重的接过来一饮而尽,然后将酒盏往地上一砸,双手一抱拳,冲着在场的闽省一干大人物,立下fg道“诸公尽请放心。此番北上,郑某定不会与我八闽父老丢人。不叫那关外建虏,擦亮眼睛,识得我八闽健儿的英雄豪杰,誓不回还”
  郑芝龙在安平城内“练出”一支精锐的消息,这段时间里在闽省官场早就不是秘密。现在听他言论,纷纷以为然。
  “待郑公载誉而还,肯堂再与郑公一醉方休。”
  郑芝龙深深的看了张肯堂一样,适才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幻觉,他从张肯堂眼中竟然看到了一抹尊重这可直叫他觉得自己眼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