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311节

初唐峥嵘 第311节

  不能浪费了啊!
  想到张公瑾,薛万彻的脸色略为好看了点,但随即又阴沉下来,视线瞥了瞥左侧的墙壁……殿下怎么就挑中这厮了?!
  左侧的墙壁后,是这场大捷中最倒霉也是最为沮丧的人,常何。
  又是一杯酒下肚,常何毫无醉意,但神色更是沮丧,苦笑道:“当日若是赶往雁门关……”
  对面的马周也送上一个苦笑,“时也命也。”
  对于这位当年的故交的坎坷,马周也是无语……这就是命啊!
  常何长长叹了口气,丢下酒盏,“宾王为何来了雁门关?”
  马周脸上的苦涩一闪而过,“今后倒是轻松了,李德谋继任代县令,霞市自然由其打理。”
  “那宾王你……”
  马周一摊手,“军中小吏,看馆陶县公如何安置吧。”
  常何似乎心情好了一点点,看这模样,倒霉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
  第四百八十四章 双喜临门?
  虽然明日才是元宵,但长安城内已有火树银花之像,春暖花开,百物苏醒,而江淮送来的战报更为佳节添上一份光彩。
  两仪殿内,李渊手执战报,大笑道:“孝恭、药师不负重托!”
  元宵前后放假,一共三天,所以名义上正月初五开朝放印,但实际上大部分机构都要等元宵节之后才正式办公,不过三省六部的宰辅不会如此懈怠,更别说如今南北两方战事。
  第一个来报喜的裴寂笑着拱手,“陛下慧眼,赵郡王、李药师均名将之流,扫川蜀、抚岭南、定江淮。”
  “裴监……”李渊笑得合不拢嘴,当年攻打长安他还算亲自上阵,之后……之后就看着次子李世民一路狂飙,在不得不加封天策上将,又将这头猛虎困于笼中之后,钦点的李孝恭、李靖替其多少争回了点面子。
  陆续赶到的宰辅和亲王都附和奉承,其中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最为谄媚……呃,这个是最后赶到,只略略恭贺几句的李世民的想法,太谄媚了!
  李世民低头细看战报,正月初八,李孝恭攻占枞阳,次日李靖败敌攻占芜湖。
  正月初九,李世绩步兵万人渡过淮河,拔寿阳,攻破硖石,与李孝恭、李靖三面合围。
  正月初十,宋军大将冯惠亮、陈正通难以固守,率军出击,击败唐军前阵后追击数里,唐军主力精锐隐于后阵,骤然杀出,大败敌军,冯惠亮单船逃走,陈正通率十余骑兵回窜。
  至此,辅公祏苦心经营的水陆防线彻底崩溃,江淮已定。
  李世民在心里盘算,李孝恭会有什么态度,李靖会有什么态度……他心里清楚,宗室中李神通、李道玄依附自己,李客师又是天策府属官,李孝恭、李靖很可能不会选择自己。
  但会不会选择东宫呢?
  李靖用兵之能,就连李世民也不由暗暗心折,这是个能与古之名将相提并论的人杰。
  而李孝恭……在宗室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他的地位是李道玄、李神符、李神通、李道宗、李瑗全都加起来也难以比拟的。
  “东南道?”李渊有些迟疑。
  太子李建成笑道:“赵郡王功高如此,本为襄州道行台左仆射,加东南道左仆射,暂领江南江淮之地……”
  李世民听着李建成的长篇大论,眼角余光瞄了瞄李渊,不由得心里冷笑……江淮已定,宗室坐镇的模式不可能长期维系下去。
  如果李孝恭真的再领东南道,那北起淮河,东包长江,越岭而南,尽归一人统管……不夸张的说,虽然控制力不能和李世民的陕东道大行台相比,但区域规模更甚之。
  李渊能容忍吗?
  李世民在心里盘算,不过李孝恭不回来也好……不然并州总管之职非他莫属,到时候河东只怕要出乱子,李怀仁看似与人为善,其实是个心有傲气,更身居傲骨的人。
  不得不说,李建成长期打理朝政,与李渊这些年日夜相见,但论心思,其实不如李世民。
  李渊的确有这个打算,加李孝恭东南道有点不情愿,但他考虑到如今二子夺嫡,李孝恭回朝可能成为导火索,思索片刻后道:“令孝恭攻丹阳,擒斩辅公祏,以功领东南道左仆射。”
  顿了顿,李渊的视线落在李世民身上,“二郎觉得如何?”
  “父亲处置得当,不过李药师此番亦有大功,还请父亲赐爵。”
  李建成眯起眼睛,“适才为兄已然提及,父亲赐李药师永康县公……今日二弟恍惚,在想什么呢?”
  李世民从容的挺直身子,笑道:“大兄勿怪,见江淮捷报,小弟正在想雁门战事。”
  “算算时辰,前几日诸将已抵达雁门,尚无战报传来……”李渊话说到一半突然住了嘴,视线落在殿门口处。
  众人转头看去,看见了一身戎装,似乎有些气喘吁吁的平阳公主。
  “三妹,可是雁门战报?”李建成第一个发问。
  平阳公主疾步入殿,微微点头,“信使口信,三日前,怀仁率两千骑兵出塞迎战……”
  “什么?”李渊大惊失色,起身道:“不是让他固守雁门关吗?!”
  李渊可以容忍马邑复失,但难以容忍雁门关的再次失守……在江淮战事已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帝国的君主,李渊已经开始在心里筹划对突厥的战略了。
  “父亲勿急。”李世民盯着平阳公主的神色,“三姐……应是捷报吧?”
  平阳公主挤出一丝笑容,“怀仁亲自领军出关,麾下有中郎将苏定方、代州司马尔朱义琛、代县令李楷,两千骑兵,三刻钟溃五千突厥。”
  刚刚坐回去的李渊屁股才粘着就又起来了,“两千破五千?”
  殿内安静了片刻后,裴寂的声音第一个响起,“陛下,陛下,大喜!”
  “陛下慧眼,南北战事……”杨恭仁是第二个,意思很明显,南北两场战事,主将都是李渊亲自选定的,南北均是大捷。
  在诸位宰辅的吹捧中,欣喜若狂的李渊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满是皱纹的那张脸都没法看了,“怀仁,怀仁……尚未加冠,文韬武略,此天授乎?”
  “此天授乎?!”
  不管是对于李渊个人来说,还是对李唐来说,雁门关大捷的意义其实是要重于江淮战事的……所有人都知道,江淮之乱必被扫平,只是时间长短,耗费的钱粮兵力多寡的问题而已。
  对比起来,强大的突厥给李渊,给李唐施加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也是近在咫尺的。
  萧瑀正色道:“陛下,此乃塞外大捷,乃是大功!”
  李渊连连点头,众人也随声附和,大家都懂,这是唐军第一次出塞主动迎战突厥,也是改旗易帜后的唐军第一次与突厥作战……两千骑溃敌五千,如此大捷,意义非凡。
  陈叔达叹道:“怀仁诗才盖世,医术惊人,善于筹谋,听闻又擅理政,不料亦通武略……如此人物,陛下实在慧眼。”
  李渊大笑道:“朕已然断言,此为世间第一流!”
  李建成窥见平阳公主神色肃穆的站在那儿,几次欲言又止,想了想轻声问:“三妹,怀仁亲自领军出塞,可有损伤?”
  李渊也反应过来了,女儿好像情绪不太对头,“怀仁受伤了?”
  平阳公主微微摇头,“五千突厥溃败,怀仁深恨突厥在雁门关外肆意杀戮百姓,连夜追击,战报尚未回呈。”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他是最早反应过来的,但殿内众人都很快想通了,这不是什么疑难。
  五千突厥不顾已然投唐的苑君璋攻打雁门关多日……显然,马邑那边肯定是有后手的,至少应该是有接应的。
  两千骑兵击溃两倍多的敌军,连夜追击……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殿内陷入了一片沉默。
  第四百八十五章 元宵(上)
  元宵佳节,是一年之中最独特的节日,于达官贵人,出仕官员而言,元宵三日假期,与年节相近,导致出现长达将近半个月的假期。
  于名门子弟、上流贵女而言,元宵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再适合不过的踏青借口。
  甚至于普通百姓,元宵夜晚,也能聚众提灯赏灯,大饱眼福。
  当然了,在后世看来,所谓的元宵节其实是古代的情人节……类似的苗头在隋唐时期倒是没出现,不过也有其他典故。
  比如今日入城与李世民密议的凌敬刚刚抵达天策府,就在听人提起破镜重圆的典故,他侧头看了眼,是录事裴怀节。
  破镜重圆指的是前隋灭陈后,乐昌公主与夫婿徐德言各持半面铜镜,最终得杨素成人之美而夫妻重圆的典故……当年这一幕就是发生在元宵节。
  裴怀节提起这个典故,无非是在指李德武和裴淑英……凌敬有些好笑,随意寒暄几句往里走,如今他已经是李世民幕僚中最接近核心的一批人。
  “凌公来了。”端坐在上首的李世民笑道:“且坐下说话。”
  一旁的杜如晦急着发问:“可有确信?”
  凌敬微微摇头。
  “怀仁安危?”
  凌敬再次摇头,“已然留了人,若有信使,即刻来报。”
  “若有信使,只怕东山寺比城内早些知晓。”长孙无忌笑道。
  凌敬点头称是,他也知道这件事,李客师的妻子长孙氏今日设宴,邀秦王妃、南安郡侯夫人、崔信妻子张氏等人赴东山寺,赏玩灯谜……自从前年李善弄了一出灯谜,这两年已经流行起来。
  房玄龄轻声道:“怀仁看似时常剑走偏锋,但实则步步为营,不会随意犯险,理应无虞。”
  李世民没吭声,作为一个常年作死的武将,他能理解李善为什么要亲自出塞,但问题是……记得这厮马术极为糟糕,若有闪失就不好了。
  李世民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让张公瑾、段志玄与苏定方、李楷一同启程……如今的李善,暂掌代州总管府,封疆大吏之中权位也仅次于李孝恭、李道宗等寥寥数人。
  而且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李世民觉得,这位青年很对自己的脾气胃口,看似谦逊,实有傲骨,不说其如今的地位分量,仅仅从私交的角度来说,他也不想看到李善兵败塞外。
  更何况,相似的遭遇让李世民感同身受……不得不说,李善的身世摆在那儿,是占了便宜的。
  众人沉默片刻后,杜如晦一点都不避讳的看向凌敬,“之前听凌公提及代州军,马三宝不过充位,怀仁有意使苏定方领兵权?”
  “不错。”
  长孙无忌知道同僚在担心什么,试探问:“苏定方可知晓内情?”
  凌敬没吭声,上首的李世民点头道:“知晓内情者,除却在场众人,唯苏定方一人。”
  房玄龄在心中权衡,如此一来,代州军明面上并无偏颇,但实际上却立场鲜明,只要怀仁能掌控得住……
  他日若有事变,陕东道那边是赶不及的,李道宗未必肯站在天策府一边,那代州军就有用武之地了……北抗突厥,南压并州,只是不知道李怀仁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下面的凌敬低下头去,眼神闪烁不定,苏定方北上,内情自然要告知李世民……但李善特地遣派信使告知,隐下了马周。
  凌敬不知道李善想做什么,事实上……李善自己并不觉得这一世的常何能做什么,但谁知道历史的车轮会不会顽固的碾在自己脸上呢?
  朔州战事在下一份战报传来之前,已经没有讨论的意义了,众人的话题转到了正在重建的东南道行台上。
  赵郡王李孝恭以左仆射领东南道行台,副手李靖拟出任行台兵部尚书,唐军其余部将,各有任职,不过最贴近天策府的两位没捞到什么好处。
  齐州总管李世绩、安州刺史李大亮可能也就得些虚头巴脑的赏赐,官职、爵位、权力都没什么变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