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03节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03节

  在李牧的信纸上,密密麻麻写着春申君和公子启晚上庭院私会时说的话。
  公子启以为自己和春申君在开阔无人处密聊,却不知道所谓落水尸骨无存的白头翁,就是秦国的丞相蔺贽。白头翁的门人,也尽是秦国的探子。
  李牧手中的信,大概也会送到秦王子楚那里去。
  李牧对公子启生出了些许好感。
  能看出朱襄的处境,能感慨秦王对朱襄不公的人,李牧都会对其有些好感。
  李牧早就发现了此事。
  朱襄自己肯定也知晓,然后他就故意让自己变得孤僻。
  怎么会有一位秦王外戚封君,入秦近十年,居然从未参加过秦国任何一个贵族的宴请,也未在家中举办过任何一次招待外人的宴会?
  怎么会有人能忍着近十年不结交新朋友?与秦国所有世卿勋贵都形同陌路?
  朱襄还是一介庶人的时候,还在给蔺相如当门客的时候,他都能结交许多新的友人。
  他在蔺相如身边,不如他入秦的时间长。但他结识了墨家和农家的首领,与荀子成为师徒,“招揽”了子楚和蔡泽,还经由廉公认识了自己。
  难道秦国没有朱襄愿意结识的人吗?
  即便是韩非和李斯这两位朱襄时常夸赞才华的人,朱襄都刻意与其保持距离,让政儿去与他们交好。
  因为朱襄说,这两人迟早会入秦国朝堂的。
  “所以朱襄确实不会被任何秦王忌惮。”李牧手一扬,信纸飞入江水中,瞬间消失在浪花间,“希望政儿……政儿继位,朱襄也会如此。他自己选择如此。”
  朱襄不希望君臣之别损害他与子楚、政儿的感情,所以他会自己尽可能地规避这种可能。
  等天下一统,朱襄满天下种地时,恐怕就会好些了。李牧心道。
  天下一统恐怕还有些年,但把楚国之事快点了结,让朱襄离开咸阳,朱襄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不用总围着三两人转悠。
  而且雪姬也想念朱襄,想与朱襄团聚。
  “将军,看到对岸了。他们好像都没防备我们。”掌舵的兵卒前来报告,“我们是直接冲过去?”
  李牧点头。
  在公元前250年,秦王子楚登基当年秋季,秦将李牧登陆长江北岸,占据多个城池,将长江三角洲彻底收入囊中。
  因为楚国正在内乱,李牧此举无人抵挡。
  之后,李牧将兵马运到长江北岸,以长江三角洲的北岸为据点,率领一支轻骑兵攻打楚国城池。
  李牧这一支骑兵十分奇特,与其他战场上的秦军完全不同。
  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攻占一座城池,并不防守,只是换马筹粮,再把剩下的粮食分给众人。在楚国人想要收复城池的时候,便开门去往下一个城池。
  他们的行军路线曲折无比,仿佛就在江淮平原上不断做折返。
  而蒙武和张若也渡过长江,在北岸盘踞。
  李牧每次折返,都能在北岸找到补给,楚国根本无法围剿他们。
  李牧回到据点后,下一次出兵的地点也难以预料。
  他总会乘船离开出兵的地方,然后沿着长江不知道从哪上岸,不知道从哪继续出发。
  楚国除非顺着长江北岸横向拉一条防线,才能防止李牧的突袭。
  如果楚国现在内部还和睦,可能多个封君共同出兵,还能勉强应付李牧的突袭。至少他们能查到李牧在哪里登陆,然后战车与骑兵追逐李牧。
  但现在楚国已经乱了,至少楚国有一半的封君,楚王都无法差遣。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牧的轻骑兵,在江淮平原上仿若无人之地。
  不止楚国,其他五国本来想在楚国内乱中分一杯羹,现在李牧这一场出兵,也把他们弄懵了。
  谁也无法想象,这仗还能如此打,骑兵还能这么用。
  原来不需要大军压境,不需要攻城器械,只需要抢速度,就能攻占城池?
  原来不需要占领城池,只需要扰乱对方秩序,就能让人疲于奔命?
  别说五国,秦国的将领们也在复盘李牧此次作战,希望从中学习一些东西。
  然后他们学来学去,只能感慨一声,不会。
  “若是要让骑兵发挥出速度,必须在水网较少、地势平坦的地方。这天下,似乎只有如今楚国腹地如此。”
  “这些骑兵是怎么知道去哪座城池?李牧将整个楚国的地图都装在心里了吗?他完全不会迷路吗?”
  “他们在楚国境内换楚国人的马,也能展现出如此精湛的骑术?这些骑兵是怎么训练的?”
  “直接将粮食分发给庶人?这有何用?李牧是在想什么?若是想毁掉楚国的粮仓,为何不一把火烧掉?这不是更省力?”
  “听闻李牧是亲自带兵突袭。他本人武力超群,恐怕比起白起更甚。”
  “李牧不是舟师将军吗?为何还会带领骑兵?”
  说这话的人被其他人转头狠盯。
  那人疑惑:“不是吗?”
  一位年纪稍长的人深呼吸了一下,道:“李牧曾是镇守雁门郡的赵将,以打退北胡十几万骑兵而一举成名。那是他入秦之前的事了。”
  虽然秦国与戎狄混居,但最先成建制的骑兵部队,是赵武灵王首创。
  李牧身为镇守雁门的将领,是这天下最会使用骑兵的人。
  楚国以西,汉水流域,后世荆门、荆州、天门三市中间的三角地带,是一处平原地带。王翦便在此吞并,对楚国虎视眈眈。
  李牧出兵之时,王翦也得到了李牧这一支“奇兵”的消息。
  以前说“奇兵”,是指意外来兵。李牧的“奇兵”,是“奇异”“奇特”之兵。
  王翦将地图铺到面前桌上,蹙眉苦思。
  楚威王筑金陵邑,李牧最先占领的就是金陵。
  从金陵出发,李牧的骑兵一路向北,横跨半个江淮平原,沿路攻克大大小小的城池,直达淮水南岸的钟离,途中把春申君的封邑都打了几座。
  春申君立刻回防,李牧折返南方,返回广陵。广陵已经被秦军牢牢控制住,楚军无法攻克。楚国内乱未平,春申君只好收兵回陈都拱卫楚王。
  李牧第二次出兵,从水路乘船到巢湖,然后骑兵上岸一路攻打到寿春附近,遭遇大军后折返巢湖。楚军望湖兴叹。
  第三次,李牧的骑兵从广陵出发,被景、昭二氏的大军拦截,退到海岸线上,坐上早已经等候多时的秦国海船跑了。在秦国海船的弩箭、投石机、霹雳车的掩护下从容撤退。
  之后蒙武、张若共同越过长江,登陆北岸,顺流而下,连克楚国长江北岸大小城池,与李牧遥相呼应,接应李牧的骑兵。
  楚国顾头顾不了尾,无法再派大军阻拦李牧的骑兵,只能让李牧在楚国以东的江淮平原上驰骋。
  “李牧选定的城池,总会全偏向楚王一系或者叛军一系,所以楚王和叛军无法齐心,反而等着李牧扰乱对方,好趁势攻打。”王翦摇摇头,郁闷道,“我这重骑兵刚练好,难道没有使用的机会了?”
  王翦自嘲了一句,命令兵卒整队。
  笑话,现在正是他出兵的时候。
  他深呼吸了一下。这次战果如何,就几乎断定他的未来了。
  与李牧同时代同国为将,压力真是大啊。
  第162章 李牧的名号
  王翦看出了李牧的战略意图,白起也看了出来。
  对打仗一窍不通的子楚,与自称是李牧唯一的弟子但完全对此摸不着头脑的嬴小政,乖乖来听卧病在床的白起讲课。
  白起把地图铺到盖着被褥的腿上,用苍老虚弱但又十分清晰镇定的声音道:“李牧此战的意图不是攻城略地,而是与我当初一样,消灭楚军的青壮兵力。”
  朱襄看着白起在地图上划的线,一个词差点脱口而出。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即先烈为保存力量,脱离围堵,三万军队历时三个月,辗转川、黔、滇边境,在敌人四十万大军中穿插,歼灭了大量敌人有生力量,变被动为主动,绝境逢生的战役。
  这是历史中顶尖的运动战教科书事例。
  李牧现在所用的就是运动战!
  中国古代与西方不同,一直以步兵为主力。这并不是中国腹地无法养马,而是地形复杂,水域繁多,骑兵在许多地方都不能当主力作战,只能作为辅助。
  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具装骑兵,但未成为主流的原因也是如此。汉朝若不是为了征战匈奴,也不会养十八万骑兵。
  西欧大部分都是平原,匈奴等胡人居住的地方是草原,这种地形骑兵才能跑起来,发挥出骑兵完全的战力。
  李牧镇守雁门郡,对手是包括匈奴在内的北方胡人。他的精锐兵力一直是以骑兵为主。
  当朱襄给他打造了马镫马蹄铁之后,李牧这支骑兵越发精悍,在翻山越岭的高难地形中不断磨砺。
  江淮平原是中原腹地难得的可以任由骑兵驰骋的地形。
  后世靖康耻时,就是北宋被金兵铁骑一路往南赶,顺利得金军统帅都有点懵。
  现在李牧在金国铁骑跑起来之前,先给了楚国人一点小小的骑兵运动战震撼。
  楚国现在正在内乱,叛军和楚王军队加上后勤部队至少五六十万,还有许多镇守城池。
  李牧穿插在楚国的叛军和楚王军队中间,常常与对方擦肩而过,待对方探到李牧骑兵时,李牧已经跑得没影了。
  楚兵在李牧身后追,从南追到北,从北追到南,还要警惕长江任何一座城池,南北东西战线拉得极长。
  楚王军队和叛军本就相互警惕,无法派出大部队去追击李牧。但他们凑来凑去,各自至少也能凑个十万人。
  李牧完全放弃了后勤,骑兵全是精锐,补给靠着攻城略地自给自足。如此极端的情况,他们偏偏就能在二十多万的追剿部队中穿插自如,每每都能攻入城池,完成休憩和补给。
  围剿李牧骑兵的楚军总是在李牧已经休息了两三日后才姗姗来迟,给李牧以充分补给的时间。
  通过不断行军扩大战场,拉长战线,迫使敌人分散兵力战线,在自己身后疲于奔命,然后掉转头来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已经分散和疲惫的敌人,以达成以少胜多,消灭敌方有生力量,把握战场主动权。这就是运动战。
  道理很简单,每一次行军路线改变都要考验一次领兵者的能力。所以敢用运动战的人,绝对是最顶尖的将领。
  李牧在没认识朱襄的时间线中,就对秦国用过运动战。
  李牧大败秦军的两场战役,一场是肥之战,一场是番吾之战。肥之战是普通的坚守反击,番吾之战就是李牧运用骑兵的机动性,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大败秦军。
  和朱襄认识之后,朱襄帮李牧完善骑兵时,没少和李牧吹牛骑兵战术和后世运动战。
  这些战术若直接照搬,百分百失败,恐怕纸上谈兵的帽子要落在朱襄头上。但李牧从朱襄那些不怎么符合实际的吹牛中,硬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