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回到大汉盛华夏> 四十七章 龙城组织架构的搭建

四十七章 龙城组织架构的搭建

  这次王廷可真是误了第二天的练功,从心里放纵了自己。
  主要是有几方面的大喜都汇集而来,一是自己这次出去走访的效果不错;二是龙城如今的住民达到了六万之众;三是一些大儒和大匠到来为各个学府填充了老师等人才;四是自己如今也有一定的兵员了;五如今文臣武将都达到了一定数量,完全可以把龙城的组织架构弄起来了;六是武陵的消息也从糜芳的口里知道成功了;七是糜芳真的找到了几个会炼丹的道士,这就意味着自己计划的火药可以试验了;八是后续还有司马仲达、庞德公、黄承彦等大儒和一些士子也会到来;九是自己的身边居然有三个大汉最美丽善良的好老婆。十……
  反正细说起来总共有十好几种,为了这些王廷终于决定这几天什么也不干,就在家歇着。当然也不是纯休息,组织架构和党如何成立还是要在家思考的。
  第二天一直睡到中午王廷才睁开眼睛,这期间糜菁和甘露都过来好几次了,看到王廷一直沉睡也就没有打搅他的美梦。
  王廷躺在被窝懒懒的伸伸胳膊蹬蹬腿,慢慢的坐起来穿了衣服。
  刚起来就听见楼上穿来几个女孩子的叽叽喳喳的声音。
  “露儿,下楼来!”王廷在楼下冲上面喊着。
  “来了,稍等。”一会甘露就蹬蹬的走了下来。
  “有何吩咐老公!”甘露红着脸对王廷说。
  “露儿,你能否不叫我老公啊,我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啊!”
  “才不呢,糜菁姐姐在没有人时候就是这样叫的,她能叫为什么我不能叫?没有人时候我也这样叫。”甘露一听倔强的不肯松口。
  “好吧,你愿意叫就叫我大哥好不,等你到了十四岁时候在叫可好?”王廷只好退一步和甘露打着商量。
  “恩,好吧,反正过两年也十四了,既然你答应了那就依你。你叫露儿何事啊?”
  “昨天我喝酒喝的多了,问问蔡公和公孙先生你们可有招待啊?”王廷不放心的其实是对客人的招待。
  “哥哥放宽心吧,两位老先生早上起来吃过早点后就回偏房去了。糜菁姐姐怕他们没有事情做,把记录你的诗词给蔡先生了。把你以前画的作坊、楼房等建设图纸等给公孙先生了,盖先生还在研究你的诗词和图呢!”王廷一听也就放下心来了。
  等洗漱完毕,中午的饭食也准备好了,考虑到王廷昨天喝的不少,还给王廷特意做了几个汤菜。
  “两位先生,请恕子昌无状了,昨天没有节制醉酒了,让你们和文姬小姐见笑了。”看到两位老先生也坐了下来,王廷赶紧主动见礼。
  “哈,子昌,勿多礼,如此就见外了。来到龙城后,我们甚是喜欢,深感初之来意是如何之当。”蔡邕对王廷说道。
  “那如此就多谢谅解子昌了,请用饭!”
  古人都是饭不语的,王廷守着两个老头还真是不好意思打破这规矩,只好闷着头自顾的吃着饭,可让他觉得纳闷的是那蔡邕、公孙智还有蔡文姬老是边吃边注意着他。这让王廷好是郁闷,心想是不是自己脸上有什么东西刚才没有洗干净啊!可又觉得不像,也不好问人家,干脆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哪里知道啊,蔡邕是被王廷那大量的诗词惊住了,而公孙智对王廷画的沼气、自来水等匠艺给惊住了,哪里相信坐在面前陪自己吃饭的少年是这么博采啊!所以忍不住的大量着王廷。
  吃完饭后,大家都来到王廷的书房坐着喝茶,本来应该是在客厅饮茶的,可王廷觉得书房虽小,可是显得温馨,故约请众人来到书房。
  “不知蔡公来此后对子昌当初那((华夏汉语字典))如何安排?”一坐下王廷首先对蔡邕问道。
  “子昌,字典之事,乃是继我大汉((说文解字))后最全的字书。何况用你那雕刻印刷之法在纸张上装订而成册,出量大。更重要的是你所说的排列和检索之法加上那汉语拼音、标点之助,乃创了更古未有的汉之大事。无论从何处说起子昌此事乃为我大汉开创一千古伟业也!但案头工作甚巨,不可一蹴而就也。
  现正整理我带之藏书,待善后也好交由印刷作坊印制。后即可带领学生投身字典之事。”蔡邕把自己的看法对王廷说了一遍。
  “蔡公,子昌有两事需要你助子昌看管,一自然是这字典之事,但蔡公不可太过于亲为,蔡公可让生众和其他人助之,公在旁指点即可。这样一是可减少蔡公身体之劳累,二是年青之学子得以锻炼。子昌相信,通过亲身编纂,学子定大有收获不可限量也。
  至六月,子昌计划招收学子到此就学,子昌还想让蔡公担任学院之博士,让更多仰慕之学子能学有所授。不知道蔡公以为如何?”
  “好,既然子昌已有计划,按子昌说言行事,吾必力行之。”蔡邕大方的答应道。
  “如此,多谢蔡公,过些时日,如那庞德公、司马德操、王傑、黄承彦、杜黹等我大汉之大儒俱都应了子昌前来授学,到时龙城将是我大汉学子之福地也!”
  “当真如子昌所言,以上诸公俱都来此?”蔡邕那想到王廷一开口就出来这么多名震大汉的大家,不由自主的站起来确认道。
  “子昌怎敢当蔡公之面妄言,请蔡公耐心等待些时日必能相见!”王廷斩钉截铁的回道。
  “好,好,子昌真乃茂天之梧桐啊!”
  “公孙先生,我欲将那51区和52区交于公,把我华夏历来之匠学精华全部提炼和发展,其中有些子昌自己的见识,如火药、石油、冶炼、煤炭等为重点,待以后子昌抄录于纸上交于公。同时也望公能倾囊之力来授对匠学有兴趣之人而学之,复我匠学大昌。不知公意下如何?”王廷和蔡邕说完接着对公孙智说道。
  “智尽听子昌安排就是,就是不知那火药、石油、煤炭为何匠学,怎未有听闻?”王廷说的大都是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的东东,加上名字也都是前世的叫法,公孙智当然一点也不知道了。
  “公稍安,后日我必将以上记录清楚供公思之,子昌亦当和公学之!”王廷不是不想说,这些东西说起来太复杂,一会半会肯定说不好,还不如自己仔细想好了记到纸上,到时候和公孙智一起商量省心。
  “既然蔡公和公孙先生俱都属意,子昌就谢过了。今明两日子昌就先把我龙城管理之架安排好,后和二位先生探讨之。”王廷说着自己的安排。
  “还有一事需和蔡公相商,就是文姬姑娘之事。文姬姑娘文采和乐曲俱都堪当一代大儒,蔡公已经到龙城有些时日,我龙城不比大汉他处,有才之人不论男女尽可按其兴而有所就也,不知蔡公和文姬姑娘何欲?子昌也好有所安排!”王廷还是拐外抹角的把藏在自己心里的小九九给说了出来。
  “谢过公子为文姬周想!”一旁的蔡文姬一听王廷关心她,是看看她有没有想做的事情,自然赶紧起身道谢。
  “哎!那就先依着子昌安排吧,只是待收到卫家婚书之期后文姬就不能在此逗留了!”
  来到这里蔡老头还真不愿意走了,可是女儿要嫁人的,一出嫁还是要和自己唯一的女儿分开,一想到这里心里也是有些失落。
  “啊!我想想,文姬订婚了原来,不是历史上说是蔡文姬被蛮族给掠去了吗,最后让曹操给赎回了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卫家?哦想起来了,文姬嫁了一年好像卫什么来着就死了,先留下再说。”王廷其实很是喜欢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的,猛一听人家居然有婚姻了还真是吓一跳。
  “文姬姑娘一介女身,随蔡公住到学院多有不便,子昌几日后也去门城办公区去,不如就和糜菁等在这里住下,在一区的小学教授文和乐曲,同时也和糜菁对一些故事进行整理和校勘,不知如此安排蔡公和文姬姑娘觉得可否?”
  “恩,那就打搅子昌了!”蔡邕想了想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答应了。其实让一个已有婚姻的人住到一个没有成家男子的家中是不太合适的。
  下午独自在书房的王廷看着自己写在纸上的名单:(文)郭嘉、戏志才、贾诩、徐庶、刘巴、颖蓉、宋忠、伊墨、陈灵、吕风、郭其、糜竺、糜芳、王凯、和洽、赵俨。(武)王剑、白龙、黄忠、太史慈、甘宁、典韦。(学院)蔡邕、公孙智、华佗
  王廷和糜竺定的定向寻找是到六月中旬,之所以定在那个时候,是王廷想那时候学院的建设和一些大儒准备就绪,才能更加吸引学子的留下。如果此刻武陵旨意下来,王廷还真是觉得眼前纸上的人远远不够用的。可现在也只能先把大的框架弄起来,然后再在往里填充。
  郭嘉在王廷没有完全掌握荆州时是不会回来的。
  王廷在前世拿做过政府的事情啊,对着名单越看越是头疼。
  要不咱来个抓阄,先画好职位然后抓名字,抓到谁算谁!想想自己给自己出的馊主意都想笑。
  不好分也要分啊,先分出来然后大家讨论下吧,也只好如此了。
  先从政来分,让戏志才主管龙城之所有政事吧,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下边有主管商务和财政的糜竺,相当于商务部和财政部部长。糜芳主管各个作坊和销售,相当于国属集团的董事长。教育不好由蔡邕来管行政,还是由颖蓉来负责整个教育系统的统领,其实就是教育部部长。(王廷自己给自己安排了各个学校的校长的职务,这是黄埔军校的经验。)宋忠还是负责辖下所有建筑的规划和管理,相当于规划、土地、建设三个部的部长。陈灵还是重点负责对外宣传的工作,相当于宣传部部长。伊墨配合戏志才负责对辖区人才的选拔。由于印刷作坊比较特殊和重要,不但牵扯到学校还牵扯到宣传,还是专门安排吕风负责管理,但牵扯到销售时候就交与糜芳,宣传有关的交给陈灵。还是少了不少,余下的就交给志才安排吧。
  政府这边分完了,再分军事。
  黄忠任司令元,太史慈和甘宁为副。典韦来本行辖区警卫,郭其负责兵事的文案等工作。
  参谋部由贾诩负责,负责整个军事的分析和作战参谋。随他来的人王凯、和洽、赵俨为助手。
  信息部分两部分:军事上的由王剑负责;外部政治上的由白龙负责。统统对王廷负责。
  至于各区的管理王廷现在还真不如戏志才熟悉了,还是由戏志才负责指定人选吧。
  51区和52区比较特殊,待和黄忠商量后精挑细选些最为忠心的兵士负责看守,公孙智主要负责,但大的自己还是要看着。
  学校不用细说了,医院院交给华佗、文学院和武学院院长是自己(王廷只是挂名,具体管理由颖蓉负责)、科研院交给公孙智。
  看着自己大体分出的架构王廷也觉得只能这样了,后天开个会讨论下。架构有了再就是章程,王廷也是结合前世知道的东西能记起的都写了出来。知道肯定有不足或者现在不合适的,都让各自负责的人来具体调整吧。
  哎!好累啊。
  “露儿,看看饭做好没,吃完饭我们打麻将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