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定河图> 第338章归途如虹12

第338章归途如虹12

  百里濯缨叹了口气,看了看前方。
  他的白羽,在斩断藤蔓之后,继续往前,居然插入了前方的岩石!
  那些坚硬的岩石,不知已经经历了几万几十万年的风雨,坚硬得如同钢铁,但白羽乃世所罕见的利刃,居然能够插入岩石,也是让百里濯缨感到意外。
  百里濯缨左手抓住藤蔓,右脚在石壁上轻轻一蹬,身子便荡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自御风飞行,越飞越高,但到达最高点的时候,离白羽还有两尺远。
  他又荡了回去。
  然后,他再次用脚轻点石壁,身子再次飞起来。
  这一次荡起的要高许多,他左手牢牢抓住藤蔓,腾出右手,猛地抓住白羽的剑柄,把它拔了出来,再“哗啦”一声插入鞘中。
  这些动作,百里濯缨做得如同行云流水,但下面看的人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徐满楼的手心都是汗水,暗自埋怨百里濯缨不知危险。
  那些长山的兄弟们也是,都仰头看着百里濯缨在石壁上荡秋千……
  包括刚才和刘观澜的生死决战,长山兄弟们都亲眼看得真真切切,他们一面为百里濯缨担心,一面又对他充满信心。
  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那么坚信百里大哥一定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或许是长期以来,只要有百里濯缨的地方,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关于这一点,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至于刘观澜带来的那些人,看到刘观澜从石壁上跌下摔死,都知道缠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待人发令,都迅速撤离了。
  这些人毕竟会功夫,来去迅速,徐满楼想拦也拦不住。
  不过,徐满楼此时也不愿下令让兄弟们去追击那些逃敌,这一战,又有一百多兄弟醉卧沙场,不再醒来,还有很多人受伤。
  他需要早日回到长山,让兄弟们修养。
  更何况,还有百里濯缨悬在高高的石壁之上,他哪里有心思去追击残敌?
  来自长山的兄弟们,包括徐满楼在内,都仰着头看着百里濯缨在石壁上荡来荡去。
  待身体稳住后,百里濯缨开始往上爬。
  是的,此时往上反而容易,因为往上有藤蔓,而往下,却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落脚或者能抓住的地方。
  攀到石壁顶端,自然另外有路下山。
  此时天空澄澈,月光如洗,百里濯缨便一边荡来荡去,一边向上爬,越升越高。
  当攀爬到一块悬岩上,藤蔓没有了,这根藤蔓就是生长在这块悬岩上方的一个凹下的地方,不知是哪一只鸟儿抑或是哪一阵风,带来了藤蔓的种子,便在这一个凹下的岩石处石缝中生根发芽,长出了长长的藤蔓。
  百里濯缨在那里站立了一会儿,稍稍休息了一下。
  然后,在石壁下长山众兄弟的惊呼声中,他纵身跃起,伸手抓住了另一个藤蔓。
  这是从顶峰垂下的。
  他攀着这根藤蔓继续往上。
  忽然,一阵歌声从石壁上传下来。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君不知兮山有木,
  山有木兮木有枝……”
  百里濯缨扯着嗓子嚎,反复就是这四句,伴着山风呼啸,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这是被百里濯缨篡改了的《越人歌》。
  那歌的原文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徐满楼曾经听他唱过这歌,但听他在绝壁上扯着嗓子唱还是第一次。
  百丈石壁上,百里濯缨的身影越来越高,歌声越来越小。
  歌声终于不可闻了,他的人也翻过了那个石壁,再无一丝声音。
  长山的众兄弟仰头看着明月照耀下的石壁,那高高的石壁,白晃晃的,仿佛一块巨大的玉璧,刚才在那石壁上曾经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激战,似乎都不留一丝痕迹了。
  只有百里濯缨攀爬时借力的那根藤蔓还悬在石壁上,在夜风中微微摆动……
  许多人都在窃窃私语。
  “百里大哥走了!”
  “百里大哥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多亏了百里大哥,不然今夜兄弟就难说啦……”
  “可是,百里大哥既然来了,为什么还要走呢……”
  百里濯缨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个说来话长。
  原来,那一日,送走徐满楼和长山众兄弟后,百里濯缨和胖子、小马兄弟荡着一叶轻舟,顺流而下。
  他俯身看着湖水,何大遒、莫晓光的笑容就仿佛随着起伏在湖水跳动,他的心针扎般的痛了一下。
  小马伸手抓起一枚菱角,这个季节,水中的菱角已经不太多了。
  “霍思北说,他最喜欢到湖里采菱角了…”小马低声说。
  胖子使劲地摇橹,湖水发出“哗哗”的声音。
  “你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心变得不再柔软,我们是不是会过得快乐些?”百里濯缨忽然说。
  小马没有回答,把手中的菱角轻轻放回湖水里。
  然后从河水转入另一条河流,叫做“索子河”,逆行一顿饭的功夫,一座巍巍青山越来越近。
  三人把船靠岸,把小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下。
  再步行一小会儿,一座寺院出现在我们面前,寺门上悬着一块匾,“崇阳寺”。
  据说崇阳寺建寺年代非常久远,当年唐高祖李渊曾驻兵于此山,一时兴起,改山名为“崇阳”,后又御笔亲书“崇阳寺”寺名。
  虽历经唐、宋、元朝代更替,崇阳寺的香火却一直很汪,即便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他们对出家人也礼让三分,不妄加刀兵于佛教圣地,所以,崇阳寺不曾毁于战火。
  百里濯缨领着胖子和小马兄弟进入寺中。
  百里濯缨年幼时,曾经跟随师父海树法师来崇阳寺小住,对崇阳寺的主持有点印象,便要见主持,小沙弥说主持云游去了。
  三人便以香客的名义住进寺里的客房。
  夜伴古佛青灯,日听梵声清唱,远离红尘的日子,原来如此悠然。
  偶尔,百里濯缨会去取寺后的泉水,煮崇阳山出产的新茶,饮一道茶,便看透了整个人生,红尘中奔波的芸芸众生不就像那碧绿的茶叶在沸水中翻滚、沉浮?
  恩仇,爱恨,都已远去。
  “我不再是我,”百里濯缨对着天空喃喃地说,“我是这崇阳山的清风,是索子河的清流,是回荡在寺院每个角落的晨钟暮鼓,是飘荡在天上自由自在的白云…”
  他仿佛在俯视芸芸众生,不喜不悲,无得无失。
  他想自己已经解脱,得到了“大自在”,静静地等待主持和尚云游归来。
  这一日,他依然在煮茶。
  他拿起茶壶,缓缓倾斜,壶中的茶水便流了出来,流入下方一个碧绿的茶盏中。
  热气缓缓上升,仿佛云蒸霞蔚的天际。
  忽然,茶壶中的热茶溅了出来,溅到了案上。
  他叹了口气,轻轻放下茶壶。
  “怎么啦?”小马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什么,”百里濯缨答道,“不过看来我还没有达到物我双忘的境界啊……”
  “你是在担心徐满楼徐大哥么?”小马愤愤地道,“他自己要走,可怪不得我们!”
  百里濯缨摇摇头,“我和你是兄弟,和徐满楼也是兄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无论他做了什么,我都希望他平安——这个,你应该懂得……他没有消息,我终究不放心啊。”
  “那如何是好?你不会说也要去投奔陈友谅吧?”小马皱眉道。
  “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去打听一下消息。”百里濯缨道,“你和你哥就在这里等我,我到蕲水方向打探一下消息,顺便采些药草回来。”
  于是,百里濯缨在寺庙里找了一个竹篓背在背上,一路往蕲水方向而来。
  他没有骑马,而是沿着山上的小路,往前行进。
  当他站在某一处山巅的时候,他看到了蕲水桥上空升起的浓烟。
  那一刻,他心中狂跳,因为他知道,这蕲水桥如果被焚,便一定有事发生。
  如果是徐满楼焚烧了蕲水桥,那表明他正带着长山的兄弟返回,焚烧蕲水桥是为了阻止追兵。
  若是陈友谅焚烧了蕲水桥,那就可能是为了阻止徐满楼撤离。
  他放眼观望,他站立的地方离蕲水桥还很遥远。
  山里的道路便是这样,有时看起来似乎很近,但你要到达那个地方,可能要上山、下崖、渡河,走起来却异常遥远。
  百里濯缨匆匆下山,估摸着若是徐满楼回来会走的道路,前去迎接他们。
  徐满楼被刘观澜惊扰两番之后,心情低落,带领兄弟们缓缓行走在山间。
  走了一程,他对身边一个兄弟说,“你先牵着我的马,我去方便一下!”
  然后,他走到一棵大树后面。
  他正准备方便,忽然警觉地抬起头来,看到前方六七步远的地方,一个人倚着石头,嘴里衔着根草茎,可不就是百里濯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