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水浒逐鹿传> 第495章 李衍必反(求订阅!)

第495章 李衍必反(求订阅!)

  …
  确定了马扩一点投降的意思都没有之后,李衍知道自己与马扩的君臣之缘还没到,便让马扩和不愿意留在云地的另外几人赶着装满头颅的马车回去了。
  马扩等人赶着马车回到雄州后,才得知,童贯和蔡攸已经不在雄州,而在河间府。
  原来,蔡攸实在是不敢在雄州前线待,因此攒落童贯退去相对安全的河间府。
  童贯考虑到,就算二次北上,也需要重新整军,便同意了。
  马扩等人于是又赶着马车去了河间府。
  蔡攸看到这上百棵人头了之后,脸吓得惨白,道:“李衍怎么这么大戾气?”
  童贯道:“李衍就是有再大的戾气,也不会冲你蔡公发,你与他不是好友嘛?”
  蔡攸道:“是又如何?蔡攸难道会以私废公?”
  最近童贯与蔡攸其实相处的不错。
  再加上,童贯目前的处境很不好,说不准会用上受宠的蔡攸。
  所以,童贯笑道:“蔡公无需这般,某家自然是知道你不会以私废公,某家只是羡慕你与李衍的交情,说起来,蔡公你还真是会为人处事,李衍那么难以相处,还得卖你三分薄面。”
  蔡攸有些自得,道:“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一个……”
  蔡攸突然意识到,童贯这么说有可能是一个圈套,所以马上又改口道:“其实,我与李衍也没那么熟。”
  见蔡攸戒备之心如此之强,童贯有些悻悻,便不再跟蔡攸说话,而是看向马扩,道:“说说你此行的见闻。”
  马扩没说话,而是将他在路上写好的《论不可使李衍入关》的奏章交给童贯——马扩希望童贯可以将此奏章转交给赵佶。
  奏章中开篇第一句:李衍必反!
  第二句是:李衍已以官家和太祖名讳称呼官家和太祖,反意昭彰!
  第三句是:梁山军上下一心,不可力敌,所以绝不可使李衍入关!
  马扩随后在奏章中说,不让李衍入关,关键在于大宋军马应迅疾北上,抢在李衍之前攻取燕京,然后囤积重兵于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等险要之地,将李衍困在云地,不使其出,云地只有军民不到百万,李衍就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在小小云地也难有作为,这样边境则可安定、大宋则可保全,不然,则后患无穷。
  另外,马扩请求朝廷免去他的使节之职,让他率领步骑兵万人,做平定燕京之先锋军,他将迅速拿下燕京,以杜绝李衍“窥觇之患”。
  童贯看过之后,身体一晃,道:“梁山军真这么强?”
  马扩沉声道:“梁山军绝对是当世一等一的强军,我想辽国、西夏、蒙古联军之所以败给梁山军,不是因为他们弱,而是因为梁山军强,所以咱们大宋应该尽快出兵。”
  童贯沉默了一会,道:“官家已经将刘延庆叫回京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大宋就会再次举兵北上。”
  ……
  八月中旬,赵佶下诏书任命检校少傅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北伐军都统制,耀州观察使刘光世、步军司都虞候何灌为副统制,出兵二十万,北上收复燕京。
  朝廷决定再次举兵北伐,让朝堂之上又炸锅了——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其实,自从赵良嗣献策开始,宋国高层关于收复燕云的争论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童贯、蔡京、王黼等是支持派,邓洵武、郑居中、李邦彦等是反对派,赵佶则完全是按心情来,可以说是想一出是一出,结果导致宋国对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总是反反复复。
  蔡京后来对收复燕云的态度忽然发生了转变,变得很不积极。
  而赵佶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坚定起来。
  于是,赵佶认为蔡京老了,便换上更懂他的王黼当宰相。
  现在,对于出兵北上的是与非,大臣们又开始了激烈辩论。
  为统一思想,避免扰乱军心和民心,在王黼的一再请求下,赵佶下了一道严厉诏令:妄议此事者,必罚无赦!
  大臣们大多被震慑住了,都闭口禁言。
  不过宋朝宽松的政治环境还是让有些胆大之人跳出来反对。
  像朝散郎宋昭。
  他就给赵佶上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奏章,反对北伐。
  他在奏章中说:
  陛下自即位以来,御戎之术实为上策,辽使之来,宴犒赐予,恩数曲尽,因此,他们怀德畏威,向风慕义,稽首称藩,介胄之士,橐弓偃息,黔黎之民,鼓腹咏歌。
  历观三代以来,倾心悦服,至诚面内,莫如今日,实太平希世之盛事也。
  比者,王黼、童贯力引狂生李良嗣、董庞儿之徒,妄兴边事,致烦宸虑,遣大臣提重兵,久屯塞上,仓廪府库为之一空,官卒民兵死之无数。
  财用尚可复全,死者何以复生?
  王黼、童贯欺君罔上,蠹国害民,罪不可赦,臣愿断此数人头以谢天下,不惟慰安燕人之心,使之明知陛下德音,无复猜忌,谨守盟好,亦可使其余妄兴边事之奸臣贼子有所惩戒。
  李良嗣、董庞儿皆北廷叛臣,心怀怨望,故附会边臣,撰造虚语,欲假中国之势,以复私仇耳,实两朝之奸贼,岂复忠义之可望哉!
  今女真刚勇善战,席卷北国,李衍贼子,攫取云地全境,力挫辽国、西夏、蒙古十年骑兵,傥与二者邻,则将何术以御之?
  灭一弱国而与两强国为邻,恐非中国之福,徒为女真、李衍之利耳。
  臣又闻两国之盟,败盟者祸及九族,陛下以孝理天下,其忍忘列圣在天之灵乎?
  陛下以仁覆天下,其忍置河北之民于涂炭之中而使肝脑涂地乎?
  赵佶看完宋昭的奏章,气得拍案而起:“宋昭这个狂生,竟口出不逊之言,朕刚下旨不得妄议,他竟敢逆风而上,真是胆大包天!”
  王黼对宋昭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他向赵佶建议道:“斩杀宋昭,杀一儆百,杀鸡示猴,看谁还敢如此狂妄不敬!”
  赵佶生气归生气,但脑子还很冷静,他说:“还是不杀吧,一介书生,杀之无益,将其除名编管,令地方官严加管束。”
  不久,宋昭便被开除公职,枷项押送海州。
  赵佶任命五十五岁的刘延庆担任北伐军都统制,应该说还是有些道理的。
  第一,刘延庆出身于将门世家,又有多年的实战经验,在西北数次与吐蕃、西夏作战,因战功累迁鄜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等职。
  第二,刘延庆曾与童贯有过很成功的合作,也就是剿灭田虎、王庆、方腊,就是由刘延庆出任的都统制。
  不过——
  这只是赵佶单方面的想法。
  实际上,刘延庆对于这次受命为都统制,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这次举兵北上能够获胜,那么他在军中的威望就会超过种师道,成为大宋第一帅。
  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是一场考验——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他清楚辽军的优势在于骑兵,宋军没有强大的骑兵,单靠步兵的血肉之躯来抗击金戈铁马,恐怕很难获胜。他觉得,对付辽军,可不像对付田虎、王庆、方腊那么简单。因此,他告诫自己,这次出兵北上,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尤其在他看到赵佶给他配的兵马之后。
  有人可能不解,赵佶给刘延庆配了一支什么样兵马,让刘延庆如此忧心忡忡?
  原来,赵佶觉得北上的兵力不够,让高俅从中央禁军中抽出五万人马给刘延庆。
  可禁军之中但凡是能打点的部队,全都被高俅带去攻打水泊梁山去了,哪有人马给刘延庆?
  于是,高俅便以他此时在前线作战为由将此事推诿给了他的副手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梁方平。
  梁方平接到这个烫手的山芋之后,直接就又把它传给了何灌。
  何灌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从禁军中筛选出了两万勉强能战的将士,又在京师的游民(流氓地痞)中间临时招募了二万新兵,然后自高俅以下上下齐手,或买卖,或凭人情,塞入数千关系户充当军官,高俅举贤不避亲,不仅将两个侄子塞入其中充当军官,更是让他的螟蛉之子花花太岁高世德担任这支大军的监军。
  刘延庆实在是不敢想,这样一支军队怎么打仗?
  事实上,这支军队上下全都没有想过打仗的事,他们此去是为大宋壮声势的,顺便捞点军功,以便将来好谋个好差使,打仗的事自有西军和其他军队去。
  赵佶并不知道,他给刘延庆配的这支大军是什么成色,赵佶只知道他又给刘延庆配了五万大军,另外,赵佶大手一挥,将所有河北军队全都调去北上,匆匆一算,他给刘延庆配了二十万大军。
  再加上本就在边境的十数万大军,以及赵诩(董庞儿)、张关羽等义军的乡勇军。
  这次宋军共有四五十万之众。
  从给刘延庆配的大军的人数上,不难看出赵佶对刘延庆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的,同时也不难看出赵佶对燕京的势在必得。
  这天,赵佶在延福殿接见了刘延庆。
  赵佶说:“平定方腊时,刘卿担任都统制立下了大功。这次北伐收复燕京,朕斟酌再三,决定再次委任刘卿为都统制,希望刘卿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赵佶将一面旌旗、一条金枪、一件御袍、还有一根色彩斑斓的束带赐给刘延庆。
  同时,赵佶还赐予刘延庆“七宝”。
  这“七宝”分别是:黄金、白银、琉璃(宝石)、颇梨(水晶)、砗磲(海贝壳)、真珠(珊瑚珠)和琥珀。
  刘延庆跪地谢恩,激动地说:“臣沐浴皇恩,衷心谨记陛下教导,定当赴汤蹈火,粉身碎骨,血沃燕山,誓将大宋旌旗插上燕京城头!”
  如果说,今年四月第一次出兵时,赵佶并不想真的与辽国开战,他希望能不战而胜。
  那么,这次出兵,赵佶的想法与上次可就大不相同了——赵佶希望这次军队动真格的,真刀真枪地用武力将燕京收复。
  所以,对于作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军事部署,赵佶没再干涉——他希望童贯和刘延庆能见机行事,一举完成收复燕京这个他们大宋已经谋划了好多年的战略构想。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