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1374章 司礼

第1374章 司礼

  第五百五十九章司礼
  “千里奔袭,必蹶上将军!征虏糊涂,征虏糊涂!”
  “以五千战兵困敌三万以上,征虏这是怎么想的?”
  “学生不可解,实不可解!”
  将西营和曹营困住,定下攻击的时间之后,军前的信使急报,也是在一天之后就赶赴襄阳,将前线的情形,完全的汇报给了杨嗣昌知道。
  听到这样的军报,杨嗣昌还不及说什么,几个幕僚就是全部跌足长叹,摇头之时,眉宇间是十分难解的神色出来。
  登州镇确实是千里长途而来,不及休整,立刻参战,在勋阳抚标和左镇兵马精锐尽败之时,突然衔尾而至,将四五万人的贼众挡在群山之中。
  地利是有了,但人家的兵马数字可能是官兵的十倍,而杨嗣昌这里,怎么算也拿不出象样的兵马去援助……象样的兵马都刚刚打了败仗,用不得了!
  “给左昆山去信,给方抚台去信!”
  当此危急之时,杨嗣昌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心里又是悲凉,又是惶恐和害怕,崇祯放他出来,并且几乎是不容商量的态度,这位君皇的脾气秉性就是如此,聪明,但天性凉薄,做事没有章法,操切,今日布局,就恨不得明日收功。
  所以他一路急赶,二十几天就从京师赶赴襄阳,然后立刻布置军务,有登州镇的强兵和张守仁的威名,足可制左良玉。
  谁知道方孔昭给他捣蛋,左良玉也跟着搅和,两部强兵争功,被人又一次杀的大败,这事情还可以解释,推给方孔昭来担责,但如果登州镇也败了……想到朝野争相攻讦,崇祯对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怀疑和不满的后果……大冷的天,杨嗣昌后背尽为汗水所湿。
  “以督师之命严令,着这两部兵马迅速赶赴战场,策应登州兵马,若有所违,国法与军纪在上,本督师绝不会轻饶!”
  “这,措词太严厉了吧?”
  杨嗣昌上任以来,对别的将领和官员都不假辞色,但方孔昭是东林前辈,左良玉是跋扈大将,所以格外客气,并不视同普通的官员和将领。如果书信用这种口吻,就算一时压下两人,将来反弹起来,也得费极大功夫来收拾残局。
  “眼下顾不得这么许多。”
  这一点决断杨嗣昌还是有的,他挥手道:“此役若再负,本督师是否能继续视师尚成疑问,还管这么多做什么!”
  若不是心腹幕僚,他也不会这么说话,几个幕僚知道东家所说是实,当下忙不迭磨墨濡笔,下笔如飞,开始给各路兵马下严令公文。
  “至于登州镇,措词亦要严厉一些。叫张国华自己小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结硬寨,固守相峙,贼不攻,我师亦不攻,不可贪功浪战,以招致惨败。”
  张守仁的军报是十分自信,杨嗣昌却是半分也不相信。连辅兵在内才七千余人,两千里长途而至,以七千人围住五万刚打了胜仗的精锐狡贼,其中有张献忠和罗汝才并惠登相和王光恩等大贼首领在内,都是崇祯二年起到现在折腾了十年以上的巨寇,朝野上下无不是得之而后快,哪里就能这么容易被围住了!
  登州镇的军报简直是笑话,若不是有济南城下一役的光彩在身,还有两千里长途神速行军的事实摆在眼前,杨嗣昌简直会以为张守仁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牛皮大王!
  “唉……”一个老成的幕僚一边书写军令,一边长叹道:“如果勋阳抚标能腾出手来,左镇亦未先惨败,以现在登州镇所在地方,倒确实是一个平贼良机,可惜,可惜了。”
  他们都是以钱粮兵谷军伍之事入幕府,对军事并不外行,张守仁所呈报告中登州镇的位置,还有众贼的位置还是很清显的,整个战场是一个葫芦状,左良玉是在葫芦口落败而逃,还没摸到白羊山的边上,然后几万贼众又被张守仁带兵堵在葫芦口里,地势来说,确实是一个封堵的地利,如果官兵实力够,肯定能打一个罕见的大胜仗了。
  杨嗣昌闻言心中更是烦乱,对左良玉和方孔昭的恨意更是不可遏止,当下胸前起伏,一口恶气再也憋不住,恨恨一捶桌子,怒道:“立刻拜发我的弹章,我要重重弹劾方孔昭这个老匹夫,非叫他西市伏首被斩,才能消我心中这一口恶气!”
  出京前后,为了顾全大局,成就自己的功业,杨嗣昌对各方势力都是以隐忍拉拢为主,不敢再放纵自己的世家纨绔脾气,他年近半百,但那种贵公子哥的脾气是在骨子里头的,方孔昭敢对他甩前辈的牌子,这口气早就快忍不下去了。
  这种盛气模样,在场的幕僚倒是见过多次,大家对这个样子的杨嗣昌倒真的是习以为常,当下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只是有一个幕僚过来,杨嗣昌口述,这个幕僚下笔如飞,很快就是把弹劾方孔昭的奏章写好,当日就以四百里加急,日行六百里以上的速度,连同此前的败报一起,迅速发往京师去了。
  ……
  ……
  自杨嗣昌南下之后,沿途飞速赶路,同时下令重整京师至勋阳和湖广一带的驿传,此前这一条专线就因为战务要紧,在驿传铺递上比起其他地方都要完备的多,经过杨嗣昌的整理之后,效率更是突飞猛进。
  四日之后,左良玉和勋阳抚标等部战败的消息,便是送到了京师。
  銮铃声中,急递先入兵部,再入通政,在天黑之前,送到大内。
  王德化这个掌印的司礼太监也不敢怠慢这样的军报和弹章,粗略看下之后,便是摇头叹息,嘴里也是含了个苦橄榄一样,十分难受的模样。
  其余几个太监知道必定是有不好消息,但也都是嗫嚅着不敢问。
  王德化呆征了好一会儿,才问:“皇爷在哪儿?”
  一个姓方的司礼太监忙答道:“今个响午用了午膳之后,就去奉先殿啦。”
  “要糟!”王德化跌足长叹:“皇爷到了那儿,原本就心里不爽利,这一下,可是更加的糟糕了。”
  “宗主爷,是不是湖广?”
  司礼太监就是内廷中的内阁,每一个都是打内书堂出外后才够资格进入,就跟外朝非翰林不能为大学士是一样的规矩,天启年间,魏忠贤是何等煊赫的声威,但到底是学识不够,资历不行,所以一直不能成为司礼掌印……大明内廷,其实也是有规矩可守的。
  因为学识都不坏,所以对本朝各处可能会发生的战事和糟糕的结果都是心知肚明,王德化虽然没有说,但众人都是猜到了。
  “没错。”
  王德化起身,几个随堂太监连忙跟在他身边伺候着,这位印公太监一脸苦笑,但也不敢耽搁,一边走,一边就是说道:“湖广一带又打败仗了,上一次是罗猴山,叫人捉了个副将去,折兵小两万,这一次是勋阳抚标和湖广镇一起合兵打白羊山的献贼,又叫人给打败了,损兵将一万余人。瞧吧,皇爷的脸,还不知道有多难看!”
  “这是想当然的事……”
  “皇爷这几天心性还算好,因为杨阁老奔赴戎机很快,象个样子,比以前的督臣都强的多,皇爷感觉用人得力,大局会好转,这两天还真是刚有点儿笑模样……”
  “昨儿个还说今年要多弄一些灯景哪。”
  “可不,这么一说可就想起来,眼看就过年了。”
  “湖广镇和勋阳那边也真不消停,眼瞅要过年了,怎么还弄出这些麻烦事来。”
  这些人不大明白,王德化和几个有权势的大太监心里却是明白,杨嗣昌急赴湖广一带,登州镇驰援迅速,湖广勋阳两处出兵,显然是为了抢功,结果功劳没抢到,反抢了一身骚。
  虽是地方官员和镇将抢功,但杨嗣昌节制不利,刚到襄阳就出这样的事,恐怕崇祯这里,对这位阁老也不会太包容了吧。
  最近这段时间,练饷征收已经提上日程,朝廷将会征收七百多万银子,上下都十分欢喜,至于什么总督练三万,总兵练两万,巡抚练两万或一万的练兵计划,朝野上下根本无人当真。
  和一年三四百万的辽饷一样,这里头水深的很。
  但在皇帝眼中,练饷征收十分得力,首辅薛国观在此事上失分甚多,皇帝已经打算换人。
  这当口,杨阁老不曾立功,反而生事,真是失分颇多。
  太监对外朝安排,也是极为关注,薛国观去职已经事成必然,究竟推举谁来继任首辅,王德化心中也是早就有盘算了。
  奉先殿在乾清宫以西,穿过几个夹道便至,一行人在红色墙面的大内逶迤而行,沿途的小宦官和都人不少,要么是远远避开,要么便是在道边垂首侍立,等王德化等人经过之后,才敢继续行走。
  等到了奉先殿外,崇祯的肩舆就在殿门外,一群乾清宫的太监侍立内外,远远看见王德化过来,掌事牌子吴祥远远迎上来,半跪下来,轻声向王德化问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