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盛唐剑圣> 第912章 李隆基的致命缺陷

第912章 李隆基的致命缺陷

  李林甫这一手,主要目的扳倒王鉷,自不用说,还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自己的潜在的威胁。
  张说的倒台,对裴旻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固然裴旻是外臣,不参于庙堂之上的尔虞我诈,但是身在局中,完全置身事外,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裴旻能够理解诸多文臣重视百姓生计的理念,但是反对他们反战的思想。
  诚然古语有云:好战必亡,但是好战必亡之后,还有一句话忘战必危。
  不只是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世界历史的进程也是一样。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文明毁于野蛮!
  纵观万年历史,落后的人口稀少的游牧民族,打败先进的人口众多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
  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征服,罗马帝国被日耳曼民族征服……
  最典型的就是宋朝,宋朝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大城市里人口众多,远迈前朝,但却被人口几十万住在不毛之地的蒙古人灭了……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个道理裴旻相信文臣不是不懂,而是他们所思的危,并非来至外部,而是内部。
  或许在他们眼中蛮夷终究是蛮夷,不足为虑。
  却不知时代在发展,蛮夷也在不断的进步。
  即便是蛮夷,他们的文化思想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的提升,小觑他们,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张说在朝主政,裴旻这些外臣日子过得尤为舒坦。
  现今张说一党疲软,李元纮上位主政,可以想象以李元纮的治国理念,他们这些外臣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李林甫却利用李元纮对付王鉷,一边锄奸,一边削弱李元纮的政治力量,以确保主战派的稳固。
  这是有心,还是无意?
  裴旻估计李林甫十有八九是算到了这点。
  因为现在自己是他的靠山,自己不好过,他的日子也不会如今日这般自在。
  李林甫帮助自己,等于助他本人。
  故而李林甫这一法不只是对付王鉷,还是针对李元纮出的。
  当然真正让裴旻惊讶震撼的还是李林甫对于朝局的掌控能力,这家伙在洞彻君心,掌控朝局的能力堪称奇才。
  李林甫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确信李林甫并未过于深入的涉及庙堂之事,唯一了解庙堂情况的唯有张光的一些口述,还有今日给他的这封信。
  然而就凭借着一点点的情报,李林甫居然能够看透朝局动向,想出这一石二鸟的计策。
  能够做到这点,委实不简单,足见李林甫在这方面可怕的能力。
  历史中李林甫能够在庙堂上纵横十九年,左右庙堂,慑服边将,并非没有原因的。
  可以想象,要是此刻李林甫是身在长安,对于庙堂上的局面了如指掌,他掺合其中,谁是他对手?
  裴旻念及于此,心底都有小小发怵。
  不过随即而来的却是庆幸,李林甫的个人权谋再强,也比及不上他的金手指。
  有心算无心,即便是李林甫也看不透自己的打算。
  如他这般大奸,要不将他除去,要不死死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林甫心底倒是有些忐忑,经过多年相处,他还是很了解裴旻的脾性的。知道自己这位上司不太喜欢内斗,打异族外敌才是他最爱。
  自己今日献策,诚然有些冒险。
  但是想要超越张九龄,也看今日了。
  裴旻笑道:“林甫放心,某不是迂腐之辈,固然不喜权谋,却也知道自己早已身在其中,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说道这里,他收起了笑容,沉声道:“王鉷奸佞小人,蛊惑圣上,愚弄百姓,实在可恨当诛。此事你多费些心,需要什么帮助,尽管与我说来,务必要将王鉷除去,决不能将这大好山河葬送宵小之手……”
  李林甫颔首表示明白,心底却不大以为然,这历朝历代哪能没有一两个宵小?
  这人无完人,即便侯君集这样开疆扩土的大人物,一样恶行累累,真当满朝都是诸葛亮这样的道德标杆?
  但是他乐得在裴旻手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份量,掌握更多的权力。
  对于权力的追求,李林甫心底是没有止境的。
  裴旻自然比不上李林甫想得开,关键就在于李隆基,随着对于李隆基的了解越深,裴旻更进一步的发现李隆基的致命弱点。
  李隆基最致命的弱点不是他用人唯亲,盲目信任认可的心腹,而是自控力差。
  李隆基无可否是一代明主,论及用人治国个人魄力,即便是整个唐朝的君王也无几人可比。
  在裴旻看来仅次于李世民位居第二,较之李治或者强上一些。
  李治固然出色,终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而李隆基却是面对武则天重内轻外造成的军事疲软,面对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以及武氏余孽乱政留下的烂摊子。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短期内解除内忧外患,用姚崇拟定章法,用宋璟整治官吏,用张说强军,另外提拔李祎、王忠嗣、哥舒翰之流打出了盛唐的赫赫威名。
  以李隆基前期的功绩,几乎是可以与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相提并论。
  甚至后世有人言,李隆基若是英年早逝,在认识杨玉环之前去世,千古一帝的争议有他一个。
  这人无完人,皆有弱点,汉武帝的狂悖,唐太宗好色,但他们能够控制的住自己。极少有汉武帝、唐太宗因自身弱点误事的事情。
  李隆基却不一样,只要一尝到享乐的滋味就渐渐的控制不住自己了。
  裴旻非常清楚,便是因为大病之后,刘神威让李隆基不要操劳国事,安心静养。
  结果李隆基这一静养,心就收不回来了,对于国事有了懈怠的意思。
  只是当时张说、李元纮主政,兼之李隆基处理国政与玩乐五五开外,倒也没有什么大碍。
  现今庙堂出现了王鉷这样的奸佞,万一将李隆基带向了深渊,可就玩蛋大吉了。
  这也是裴旻如此重视此事的缘由。
  接下来几日,裴旻不断的收到长安的消息,心情愈发沉重。
  尤其是看到一则不起眼的消息,李隆基新纳了一个杨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