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奇幻玄幻>翡翠王> 第108节

第108节

  想了一分钟,林跃只想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
  迅速鉴定出十五件瓷器中比较好鉴定的瓷器,然后不把握的留到最后,等鉴定完剩下的瓷器后,统一用异能够鉴定,不过前提是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鉴定完所有的瓷器,还有留下空余的时间使用异能。
  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但是林跃却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想,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
  说干就干!
  林跃立刻拿起第二十一件瓷器。
  青釉龙柄蹲猴壶。
  隋朝的比较著名的持平品种。
  林跃立刻做出了判断,然后继续查看上面的特征看看有没有新仿的痕迹。
  胎体较厚,胎质坚硬,呈灰色,釉面为玻璃质,质感很强,壶上部施青色釉,釉较厚,凝聚处呈褐绿色施釉不到底,有垂流现象,而且碎纹。瓷器表面有纹饰,是那种模子上的纹饰压印到瓷胎上,使纹饰凸起做成的纹饰。盘口、颈长并有竹节,广肩,鼓腹,肩腹分界明显,平底。颈部右侧附龙柄,笼嘴衔壶口,尾接肩部。肩左侧蹲着一个顽猴,双腿弯曲,两爪分别挠后脑和膝盖……
  典型的隋朝特征,而且没有任何的新仿的痕迹,每一个特征都符合隋朝的制品。
  隋朝的瓷器无疑!
  林跃做出判断后立刻拿起本子,在上面写下了瓷器的标号名字以及年代。边写边走向第二十二件瓷器。
  第二十二件瓷器三足炉。
  塑像三只蛙足,形象活泼,而且生动感人,把先人对生殖能力极强的青蛙的虔诚崇拜表现的淋漓尽致。
  林跃看到这个三足炉的器型,大致判定这个瓷器在唐代,因为孩子有唐代才有这样的器型,很像唐代青瓷。
  随后林跃仔细的看了上面的特征。
  透明的玻璃釉,上面有开片裂纹,坯胎多粗拙随意,胎体厚重坚硬,胎坯颜色灰青。圈底有三个十分明显的垫痕。
  看到这个垫痕林跃立刻判定是水车窑的瓷器。只有水车窑才有这种特点,这是因为三个垫痕是采用先施满釉,后在器底等边三角点位置擦去小块釉汁,再在擦去釉汁的部位垫以陶粒,匣钵装烧才形成的,为水车窑特有。
  虽然判断是唐代水车窑,但是林跃还不是不确定是不是真品,于是他从扣抵阿里拿出了特意准备好的高倍放大镜,有了上次的教训,他可没有忘记拿放大镜。
  在高倍放大镜下,釉面立刻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如一块块不规则的碎石块堆砌一般,周围自然散布着露珠般的气泡,气泡小而且没有清爽的感觉。
  看到这里,林跃立刻判定这样的瓷器是后代仿品。
  因为真品不仅有散在性露珠般清亮的气泡,而且气泡比较大看起来比较清爽,所以眼前的这个三足炉石假的。
  随后林跃又在足底发现了民国仿品的痕迹,立刻判定眼前的瓷器为民国仿品。
  林跃边写边走向第二十三件瓷器。
  第二十三件瓷器是……
  四点四十分,林跃终于鉴定完最后一件需要鉴定年代的瓷器了,虽然他速度很快但是在时间面前还是太慢了。
  不仅如此,他还有四件瓷器没有鉴定出年代,因为这四件瓷器有很多特征都有些模糊了而且不足以证明瓷器的年代。更有很多疑惑的地方,同时林跃也发现自己瓷器鉴定上的弱点。
  依旧是陶器!
  尤其是找过以前的陶器,因为那些特点太难以掌握了,后代根本没有系统的知识,鉴定一个陶器所需的时间太长了,还要查找多少很多资料多方考证才嫩更证明一件陶器的年代。
  对于这种陶器林跃颇为无奈,很不凑巧这四件需要鉴定褦襶乃的瓷器里面就有两件陶器。
  只能等到最后用异能了。
  鉴定完第三十五件瓷器,林跃立刻扑向第三十六件瓷器。
  第三十六件是一件折枝牡丹瓶。旁边有一个小小的纸牌,看到那件纸牌后林跃心不争气的跳了一下,他下意识的意味这还是要鉴定年代。当看到上面的内容后他立刻松了口气。
  明朝洪武年间的折枝牡丹瓶。
  也不怪景德镇方面这样写,因为洪武年间的官窑瓷器还没有发现纪年款的瓷器实物,所以只能这么标记。
  洪武年间的瓷器特征延续了元代的特征,但工整有余,变化不足。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变化的,洪武年间的瓷器比较敦厚,逐渐的摆脱了元瓷厚重粗笨的风格,形成了端庄舒展的风格。
  现代仿照洪武年间的瓷器都显得比较僵硬呆板。根据这个特点,林跃首先看了器型,确实比较敦厚,而且比较舒展。
  器型没有什么疑问后,林跃继续查看胎体。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关于洪武年间瓷器特有的特点,和现代仿品的特征。
  洪武官窑真品器物胎体坚致细白,民窑胎体断面呈泥土黄,大多数都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现代仿品胎色偏白,因用机械工艺淘炼胎土,瓷化程度比真品高,胎土比真品坚密……
  第八十九章 艰难的鉴定(4)
  林跃看了下牡丹瓶的胎体,依旧符合明朝洪武年间瓷器“坚致细白”等特点。
  看到这里,林跃并不怀疑自己再次见到了一件珍品,但是没有鉴定完他并不敢下结论。
  一切用事实说话。
  然后是釉面。
  牡丹瓶的釉面为青白色,表面有细碎无色的开片纹,釉质较厚,玻璃化程度比较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施釉的圈足底面,釉底与器身并不一致。虽然不一致,但是反而正说明了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瓷器,因为这是洪武年间的一个比较独有的特点。而现代仿品或要么比真品颜色深、釉面呈灰白色,要么比真品颜色浅、釉面偏白。比较容易分辨。
  纹饰就不用看了,牡丹正是洪武年间瓷器比较著名的纹饰,,最后林跃看了看圈底和画工,都比较符合明朝洪武年间瓷器的特征。
  又是一件真品。
  林跃微微一笑,从鉴定开始这是他鉴定的第五件真品,为了更确定一下他再次仔细的看整个牡丹瓶的特征,没有一点漏看的地方。
  确确实实是明朝洪武年间的牡丹瓶。
  林跃立刻拿起笔记本在上面写上了编号和名字,然后走向第三十七件瓷器。
  此刻林跃已经感觉自己的身体微微有些不适,这是长时间站立的结果,而且精神力消耗比较澳大,不知道最后自己究竟能使用几次异能。
  为了练习劈香和异能林跃还特意加大了身体的锻炼,精神的锻炼更是在劈香和异能一次次的突破中不断提高。自己如此请打的精神力和体力都有些吃不消,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办到的,尤其是庄梦蝶这个娇滴滴的女孩,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坚持下来了,这让林跃心中多少有些佩服她。
  看来她也不是除了鉴定比较厉害外也不是一无是处。
  第三十七件……
  第三十八件……
  第三十九件……
  ……
  林跃拿起旁边的一瓶矿泉水猛地灌了几大口,然后匆匆的走向第四十二件瓷器。
  第四十二件瓷器是一件唐三彩仕女,虽然大笑仅有一个手臂大小,但是五官、表情手势、神态和滑-顺的衣衫都惟妙惟肖,最令人惊叹是其嘴角微微上翘,显示一种愉悦的神态。仕女身体丰满圆润,符合唐代以胖为美的特征,虽然是仕女但仍显的很富态。
  看到眼前的唐三彩,林跃心猛地一沉,唐三彩因为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被仿制的很多,而且仿制水平很高,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打眼。
  所以面对一件唐三彩必须无比的小心。
  没想到在时间不够用的时候竟然出现了一件需要复杂鉴定的唐三彩,真是倒霉啊!
  林跃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不过出现唐三彩是可以预见的,因为这是瓷器鉴定尤其是唐三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只是用来陪葬的。
  林跃看了看墙上的表。
  五点五分。
  还剩九件瓷器需要坚定的瓷器和时间不确定年代的瓷器。
  时不我待啊!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尽人事凭天命吧。
  想到这,林跃拿起唐三彩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唐三彩常见的成型方法有三种,即雕塑、模制和轮制。专门雕塑工具用陶泥进行雕塑创作,经反复修改后,最后成型。制模,是将雕塑成型的作品进行分割、翻模。简单的造型分割较少,甚至少到只需一、两件模具。而复杂的如天王俑如震墓兽就需要制模制作。轮制,适宜于制作器体呈圆形的器皿,如日用器皿中的杯、盘、碗等。眼前的这个唐三彩仕女在底座上可以看出明显的模制痕迹,而且是合模。也只有模制才能做出如此的精品。
  不过正是这种模制更引起了林跃的警觉,因为模制的可以批量生产,更符合作假的人快速赚钱的心理,除了傻子才一刀刀的雕刻出来,费时费力还不能量产。
  不过模制的相对更容易出错。
  因为唐代离现在太遥远了,最有可能出错的就是器型。
  作假的人制作出来的唐三彩只能形似而达不到神似,往往造型生硬,缺少变化。俑类往往比例上不协调,面部呆滞,线条生硬,有的线条过于规整。
  林跃仔细的查看眼前仕女的器型,完全符合人体的比例,就像缩小了好几倍的人类一样。
  面部圆润显得很自然没有任何呆滞的神色,线条都比较自然。
  随后林跃看了看是仕女的圈底,因为那里有一个最容易看出是仿品还是真品的地方。
  看到圈地的形状,林跃不禁暗暗点点头。
  唐三彩圈底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着正是唐三彩中圆形器物嘴明显的特征,而作假的唐三彩一般没有这一刀。
  看完器型下面就要看釉色,釉色之后还有胎体和工艺。
  这些必须全部看到,否则觉有可能要打眼。
  越是时间紧迫林跃越要小心谨慎。
  釉色唐三彩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等的侵蚀,光亮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薄薄的一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
  而仿制品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不过近年来,随着作假技术的发展制作者也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翅“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
  根据这些不同,林跃逐一对比,发现所有的特征军费和唐三彩真品的特征,最后他拿出了不久前使用的放大镜对着釉面的片与片看了起来。
  第九十章 艰难的鉴定(5)
  真品的唐三彩片与片之间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林跃正是要看看有没有这种现象。
  在高倍放大镜下,果然看到了片片之间的锈蚀的银沁,很淡,不用高倍放大镜还真看不出来。
  看到这里,林跃已经有了预判,能作假做到这种地步真是神人了,不过他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么多人在唐三彩上栽了跟头,其中不乏比林跃厉害的人。能让他们上当可见唐三彩的作假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看完釉色,林跃继续小心翼翼的查看胎体。
  现在仿制品的制作,一种是采用加工现代三彩工艺品的胎体材料,即纯净的高岭土,没有经过特殊配料加工,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比较坚硬,杂质少,手感较重,与唐代三彩区别较大。区别的方式就是敲击胎体,赝品的声音比较响亮。
  林跃在跟自己的师傅学习瓷器的时候荣乐轩正好有一个真品唐三彩,他特意的敲了敲,那种声音很特别,听过的人永远忘不了。
  有了对比,林跃就可以轻易的判断出来唐三彩的真假。
  他用手指轻轻的敲击了一下唐三彩仕女的胎体,声音厚重而有力,没有那种响亮的感觉。
  不过林跃还是皱起了眉头,虽然声音很像,但是和原来的那个声音还写有些细微的差别,单单是差别在哪他又说不出来,只是有这种感觉。
  难道自己的记忆记错了,或者因为长时间鉴定让自己的记忆力衰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