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389章 妖道,哪里走?

第389章 妖道,哪里走?

  “人杰,你来看看这摆臂如何?”
  李逵刚进入皇城,拐弯才是太史局,却没想到还没进太史局就被早就等候的苏颂给拦住了。
  李逵看着苏颂身后仆人手中托着的摆臂,通体打磨成镜面,都可以照出人影子来了。让他吃惊的是,部分还鎏金了。这让李逵琢磨不透了,不就是做个模型吗?为何如此兴师动众?
  “老大人,这摆臂花了不少钱吧?”
  李逵比划着对苏颂解释道:“咱们不过是做个模型,能走时最好,万一走时不准,也不打紧。即便能用,也准备送给户部,没必要做成怎么好。”
  苏颂却沉着脸道:“人杰,你这得过且过的性子真要改一改。朝廷的事,怎么可能是小事呢?钱花了,要花在让人看得见的地方,在看不见的地方使傻力气,岂不是空有苦劳没有了功劳?”
  对于苏颂的训斥,李逵不仅不恼,还感激不已。
  显然,老头是给李逵灌输的是为官之道。做官应该怎么做,这可是一个宰相宦海沉浮几十年的心得体会,就算是一点干货都没有,也是长者对后辈的拳拳之心。李逵躬身谢道:“谢老大人提醒。”
  哈哈哈——
  苏颂畅快的笑着,捋着下巴上的胡须,得意道:“这也是老夫的一点微末的体会,人杰你深受皇恩,用不了老夫当年的手段。如今只要这自鸣钟在大宋惊骇世人,即便是朝堂上对你有微词的朝臣,也该没有了声音。”
  “做官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但人杰还需要多考虑,何人能得罪,何人尽量不要去得罪,还有什么人可以被拉拢。不过,人杰是聪明人,老夫兴许也是多虑了。”
  “老大人说的是。小子年少轻狂,少不了惹人记恨,大功面前,还需要老大人提携。”李逵点头赞同道:“只等自鸣钟成型之后,还请老大人拟定奏章。”
  苏颂这才满意颔首,他提醒李逵的目的达成了。吃独食,虽然一时爽,却免不了会遭遇更多的暗箭伤人。有好处,不如多拉拢一些人,让其能够分享功劳的同时,成就一方势力,退可以自保,进可以锐取。
  想起自己的往事,苏颂感慨万千。
  人上了岁数,免不了就话多,喜欢回忆往事,尤其是年轻时候的事。
  苏颂早年做官的时候,虽有长辈提携,但自己却没有什么施政的水平。他的政绩一直是最差的一小撮官员之一,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兢兢业业无大错。
  要是在寻常的时代,也不算差。
  可是仁宗、英宗、神宗,可能大宋最不缺的就是德才兼备的名臣。他夹在中间,还能以稳重为升官的机会,确实很不容易。
  元祐之后,可以说是苏颂最风光的时候。
  但长期以来谨小慎微的做事风格,让他即便在保守派遍布朝堂,他也没有放下长期养成的官场习惯,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就算是年幼的皇帝,上头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他根本就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的时候,苏颂也经常请示皇帝。长此以往,皇帝赵煦对苏颂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苏颂不经意间,就在小皇帝赵煦的心底深处埋藏了一句话:“满朝文武,就苏颂一个好人!”
  老爷子原本是迟暮之年的年纪,整个人都给人浑浑噩噩的样子,却没曾想开始设计制作自鸣钟之后,仿佛老树开新枝,整个人都焕然一新起来。
  不仅步履如飞,精力充沛。而且有越活越年轻的趋势,这让想要把苏颂吊打的诸多变法派心头妒火中烧,恨不得跑过来踹老头一脚,直接把苏颂给踹死。
  原先,苏颂早该凉了,变法派泡制了一系列的手段,却抵不过皇帝的一句话。都把人贬出京城了,按照变法派的心思,最多三个月,就该把老头贬去岭南。就苏颂这年纪,在路上风餐露宿的半年时间,就能把老爷子不着痕迹的超度了。
  如今能够发挥余热,对于苏颂这样痴迷机械的老人来说,完全是当做毕生的追求去做。
  太史局工坊内,韩公廉盯着工匠们,将一件件零件打磨抛光零件记录,准备组装。立在边上的自鸣钟的样子,早就让工匠制作出来了。就等着装配之后,测试走时。
  “老相公,李直秘。”
  韩公廉精通数律,加上苏颂精通机械,俩人合作也不是第一次,工坊进度确实超乎李逵的想象。他估摸着,最多不超过一周时间,自鸣钟就能装配完成。
  苏颂问韩公廉:“多久可装配完成?”
  “启禀老相公,李直秘,最多五天。要不是李直秘建议将一天十二时辰对半分,我等还为加工齿轮而困扰。”多日来紧锁的眉头让韩公廉坐立不安,被长达十二个时辰的计时困扰。但自鸣钟不过是个比一人都要矮些的落地钟,齿轮不能像是水运仪象台那样做到直径五六米之大,可以弥补精度不足带来的难题。
  “校准机器需要多少时日?”
  苏颂微微皱眉,他似乎心中有另外的打算,只是之前没有说出来。
  韩公廉迟疑道:“一个月。”
  “不成,太长了。最多半个月,我们必须要将要组装好的自鸣钟做出来,不仅要做出来,还要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苏颂这么说,李逵和韩公廉哪有听不明白的道理。
  他是准备在太后诞日,将自鸣钟作为‘祥瑞’送上去。
  至于户部……
  哪里有太后来得重要?
  苏颂的提议,让韩公廉大为紧张,虽然李逵提议将一日分成两个走时区,上半日,子时到巳时;下半日午时到亥时。
  这样制作出来的钟盘,可以大大缓解因为齿轮精度问题,而无法加工成能放进落地钟箱的尴尬。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精准度。但一座自鸣钟的制作,在韩公廉看来,几乎和仪象台没有什么两样。校准的时间差太多,岂不是让太史局背负骂名?
  李逵之前绝对没这么想过,但接触之后才发现,这是最省力,也是最精准的办法。
  时钟表盘也分成十二等分。钟盘上的圆要分成十二等分。分钟要分成六十等分。
  自鸣钟的钟盘就是如此分割的,基本上没有学过几何的工匠也能做到,就这么神奇。如果分成十等分,这时代的数学家也要头痛不已。
  韩公廉迟疑道:“我担心时间仓促,走时失了精准。”
  “一天误差多少?”李逵问。
  “至少两分钟,甚至更多。”韩公廉道。他还刚掌握分钟的概念,但是相比之下,自鸣钟的精度比仪象台差远了。
  苏颂拍板决定:“不管了,先拿出来再说。”
  深谙为官之道的苏颂,当然清楚‘祥瑞’这种神奇的玩意,要是放在平日里,虽然会让人惊奇,但不足以轰动。
  可是放在重大的节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太后诞日,也称为坤元节。和皇帝的诞日兴龙节一样,都是大宋朝堂上的法定节日。而且朝堂休假的日期也一样,都是三天。而坤元节那天,皇帝、太后、王公大臣,还有在京城的官员,都将被邀请入宫参加皇家宴会(八品,九品的例外)。除了打仗灾荒之年之外,庆典不会被取消。
  这时候番邦也会派遣使臣进贡贡品,当然元祐时期,进贡也被太皇太后给婉拒了,仅仅是道贺。
  但对于大宋来说,这一天的宫中宴会,将是朝堂几乎所有官员聚首的一天,如果能够轰动,对于太史局来说,将是一飞冲天的时刻?
  对于付出了辛苦的官员来说,功劳还远吗?
  李逵赞同苏颂的打算,对韩公廉抱拳道:“还请韩大人多帮忙。”
  心累的韩公廉摆摆手道:“此事我会盯紧,这也是为我自己,为太史局诸多同僚。只是……但愿不让老相公和直秘失望。”
  对于调试机械,苏颂或许还能帮得上忙,但李逵就差远了。尤其是他想了很久,都觉得眼前的机械走了一条让他很别扭的岔路。
  但同时,这条岔路也让李逵颇为得意:“子夜11点,这要是让阿拉伯人传去了西方,岂不是没格林威治时间的活路,全世界都知道开封时间?”
  当然,在钟盘上,子夜还是十二点。
  可子时确实是从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反正大宋的百姓过习惯了,管他西方野蛮人怎么难受。
  再说了,子夜该从那个时区的为准,短时间内不会有争论,只有定论。等到八百年后,都习惯了冬天七点半才天亮,要是早上六点半天亮,谁能习惯得了?要改可不那么容易。
  李逵在太史局坐衙,而在学士巷的直秘府大门外,程知节带着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李逵的府邸前。看到了一群人围观在李家门口,为首的汉子一脸颓丧地眼巴巴地看向了府邸洞开的大门,傻傻出神发愣。
  程知节自从训练军队之后,虽只有一个营的军队可让他训练,但是千头万绪,让他苦不堪言。他原本就是一个都的带兵能力,突然间兵力增加了十倍,军中战阵层出不穷,让他这个落魄将门子弟也是束手无策。
  尤其是郓城一战,惨不忍睹。
  好在那个妖道已经投降了,并被自己收服了。
  也不算是被收服,而是公孙胜似乎有把柄在李逵手中,脱离不得。
  如今,这位昔日的神仙中人,如同个狗腿子般冲到了李府的门前,大喊道:“京营殿前司副指挥使程大人到!”
  程知节从街头闲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的目光,心说:“副指挥,还是小了点,要是节度使就好了。”
  他也不过是想一想,节度使那轮的上他?
  院内,三叔公斜靠在躺椅上半寐半醒,却被这突然的一嗓子喊醒了过来,对李庆叫道:“去门口看看,似乎是熟人,老朽听着耳熟。”
  李庆噔噔噔的跑到门口抬眼一瞅,随即气地牙痒痒,暴喝道:“妖道,哪里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