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伐清与殖民> 第261章 洪承畴失败之路(完)

第261章 洪承畴失败之路(完)

  山坡阵地凭着居高临下良好的射击角度,一共布置了多少大炮,清兵不清楚,郑恩却是清清楚楚。
  光红夷大炮就有三十门,每动用的红夷大炮是因为红夷大炮移动不便,还需要架炮,所以另外两面各保留了五门。
  而陆战大炮的真正王者佛郎机炮,却有着整整一百零八门,一百零八门不仅有着数字上的寓意,还代表着每一次齐射,最高会有一百零八加三十道铅弹弹幕,超过四万的铅弹。
  而这每一枚大炮发射出来的铅弹,威力绝不比重型床弩威力小,正处弹道轨迹内的情况下,洞穿三五个人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是铁弹或者铜弹,那么有效射程内,所有阻挡的肉体全部洞穿都是一二三的事。
  看着溃败的炮灰,朝鲜营,已经升到参将的王晓放肆大笑:
  “哈哈哈!侯爷真是英明啊!将海上本就无敌的舰队大炮,搬一半到陆师,这一轮齐射就分分钟教谕这些汉奸,做汉奸的代价。”
  一旁的郑家军将领也是一个个面上含笑,哪怕是调到了复仇营做副将的高第之子高拱弼,也是嘴角含笑。
  值得一提的是,王晓不仅兼领朝鲜营中最强的一营,还建领了敢死营,现在他将敢死营全打散编入了朝鲜十营中当督战军,大有将是十万朝鲜兵,全部当敢死军用的意思。
  至于敢死营主将杰夫·特郎布,授郑恩之命,领着郑恩组建的访南洋团,去拜访南洋所有殖民者殖民地去了。
  相信郑家在东方的威名,又有荷兰海军统帅的族人带队,整个南洋已经已经没有哪里不能去的了。
  这是郑恩之郑家军向世界蔓延触角的第一步。
  言归正传。
  百余门精良的大炮,让洪承畴(chou),真的是愁坏了。
  吴三桂那躲闪的眼神,明显是不想做白广恩、唐通第二,哦,第三。
  谭泰那要维护八旗满洲十多年骄傲的心也冷了,真满洲已经死了很多,如果这上万的真满洲折在了这里,不用郑家军出手,被他们压制、吞并、欺凌的蒙古人,最先会要了他们的命。
  说到底,蒙古人塞外霸主的身份,可不就是崛起的八旗满州给抢去的。
  之后,吴三桂又被逼着围二缺一的两面夹击,发起了几次试探性进攻,除了得知了郑家军大致的红夷大炮、佛郎机炮数量,还得知了郑家军败家到完全不管炮弹比炮灰值钱,每一次都是最大火力的炮击。
  当关宁汉奸军再次退下的时候,他们怎么也不再发起进攻了,而且还在往郑家军阵地靠,又停在炮击射程范围外。
  这架势,洪承畴多聪明呀!哪里能不明白,这是再逼他,那就立马要唐通第一、白广恩第二,他吴三桂第三啊!
  唐通、白广恩加裹挟的五万新汉奸军折了就折了,再折了清国正真前线主力的关宁汉奸军,那多尔衮绝对会弄死他,这个本就与多尔衮心爱的太后布木布泰有绯闻的他。
  洪承畴又愁了,眼看天就要黑了,谭泰的刀已经磨得程亮,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是一次次的向北京,给多尔衮送求饶信。
  天黑的时候,清兵营地迎来多尔衮的使者——赫舍里·索尼。
  赫舍里·索尼在与“朝鲜道士”傅山的互相扶持下,总算“混入”郑家军朝鲜营,最后又在登陆朝鲜后,当了逃兵,同甘共苦,一路历经千山万水,重重危险,总算逃到了清国。
  之后又作为信使,被送到了北京多尔衮王府中,让多尔衮知道了三千真满洲、七千蒙古鞑子,共一万原始馒头作为中元节祭奠祖先的祭品的事。
  而现在索尼就是在傅山的护卫下,告诉谭泰,真满洲现在是一个都不能死了,倒是可以想办法让蒙古鞑子,特别是外藩蒙古多死一些。
  真满洲一再受挫,威严扫地,又死了六七千真满洲将士,动了元气,互为连襟的漠南八旗蒙古先不说,远在漠北的外藩蒙古是肯定会闹事的,那么先在外藩蒙古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成了必然。
  洪承畴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因为要坑死上万外藩蒙古,需要一个脑子好使的人,当然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一个背锅泄愤的人,而他洪承畴成了不二人选。
  他洪承畴暂时可以不死了。
  中军营帐,连夜聚将的洪承畴擦了擦脑门的冷汗,内心后悔这汉奸当的,还不如当初跟曹变蛟、王廷臣他们一起战死了呢!
  最起码以为他死了的崇祯皇帝,又是给他大加操办后事,又是追谥号等等,名传千古的名声那是已经摆现成了。
  可这做久了督师见惯了生死,知道死有多难受的他,害怕呀!
  失败而随时有生命危险、日子过得无比艰难的洪承畴,怕死的很,所以为了活下去,再是艰难还得想办法替主子分忧。
  脑子灵活的他开始转动起了脑子:
  吴三桂新裹挟的炮灰消耗完了,只剩下四万左右兵力,再逼他最多也就逼出入关后拉入的那几千非关宁籍。
  八旗汉军倒是忠心耿耿,但就是因为他们忠心耿耿所以不能消耗太多,最多就消耗万人左右,还得是入关后那些新抬旗的。
  几千吴三桂麾下炮灰,上万八旗汉军炮灰,用来给上万外藩蒙古陪葬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那么……
  第二天。
  十三天的期限到了,很不幸洪承畴失败了,但很幸运他不用做尿壶了,最起码暂时时。
  这一天,洪承畴命令大军将郑家军阵地层层包围,并且开始修建防御工事,一副要围困郑家军的样子。
  不过谁都看得出来,背靠潞河及三角淀、有着无敌水师的郑家军,不可能被围困。
  所以建设防御工事的主要目的不是围困,而是为了更方便将留下来做几千炮灰的关宁汉奸军、上万炮灰的八旗汉军散布出去。
  去周边搜罗当初北京实行圈地令、投充令时,被逼的逃到四野的汉人,为了坑死上万外藩蒙古,他洪承畴需要更多陪葬的炮灰。
  仗从必胜,打到一心坑队友,也是没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