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第34节

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第34节

  下一章是1990啦!
  本章留言揪50个读者送红包。
  ?? 卷二-秋天的故事 ?? ◇
  null
  第22章 1990·冬 ◇
  ◎新婚大吉1◎
  温饱年代不盛青春这一说, 多数人心未及一动,已快进至搭伙过日子的阶段,等反应过来,才迟钝地对着眼前那猪头啐一句:老娘的青春白瞎了。
  程青豆知道青春这个词, 正值自己的大好青春。
  她捧着话本问二哥:“为什么要说青春白瞎了?”
  二哥答:“没遇见过爱情, 没轰轰烈烈过。”
  爱情?轰轰烈烈?光这六个字就够青豆目眩神迷的。
  青豆梦呓般脱口问道:“什么是爱情?”
  程青松和冯蓉蓉处于热恋期, 于是冲妹子答了句酸词:“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噫?青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时间, 什么又是对的人, 只是此时此刻,肯定是错的时间。
  母亲吴会萍耳朵一竖, 眉眼一横,一巴掌拍上了青豆这作闺女的屁股, “爱情?你几岁?你再给我看那些书试试!就说不能听收音机!好好的丫头被这些靡靡之音害的!中邪了!才几岁?还爱情?”
  青豆脚下抹油,一溜烟跑了。也许不明白自己的爱情在哪个阶段发生, 但和母亲相处过一段时间后, 青豆和吴会萍的亲情已经进展到一言不合打屁股的程度了。
  在□□十年代时代, 学生谈爱情与偷盗同罪, 是羞于提及的事。
  她不敢在学校里发癫的, 又架不住喷薄的好奇,遂偷摸着问。
  在她断续搜集的情报里, 爱情和婚姻是划等号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已婚邻居(林芬芳)对青豆说:“爱情就是找个没有甲肝乙肝、身体健康的对象, 然后生一个没有甲肝乙肝的大胖孩儿,一家人平平安安奔小康。”再问两句, 爱情就变成了换套大点的房子, 和老人分开住, 孩子能有自己的房间。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已婚邻居(孟庭)对青豆说:“爱情就是生老病死风雨同舟。最重要的是, 不管你身上发生过什么事,这个人都会接受。‘爱情’不是这辈子,不是下辈子,还要加上上辈子。”再问两句,爱情变成了眼睛里倔强的两颗晶莹泪珠。
  青豆不敢问了,再问下去,她对爱情这两个字都不好奇了。
  她拉过智多星虎子,问他爱情是什么?
  这厮后退半步,用看鬼的眼神打量她:“你真中邪了?你妈让我最近别跟你玩,说你魔怔了。天天说些混账话。”
  程青豆脚跟一蹬,刚要佯怒,他又嘻嘻哈哈地卸下演技,“开玩笑呢,生气了?哎,别走啊,你不是问我问题吗?什么问题来着?”虎子虚捋胡子,故作高深,“哦,爱情是什么......啧,怎么这么恶心。”
  青豆盯着他那块寸草不生的下巴,认真等答案。
  虎子嘴巴一张一合,叽里咕噜,倒了堆没营养的废话,从宝黛说到令狐冲和小师妹,青豆忘了自己问的什么,只管撑着下巴,听他胡说八道。
  青豆仍不知爱情是什么。这个词像风一样,有形又无形,是个如何都猜不出的谜语。
  在她的青春里,这个词是过境疾风,刮完就跑,留下堆历史遗留问题,在程青豆名字前作了定语——“一个小小年纪就会问爱情的疯丫头”。
  -
  一九九零年新年,程青豆见证了她人生的第一场爱情。
  她站在干草一端,看红线缠绕的火线往另一端绵延,并未意识到,也是由这个冬天开始,中国进入世纪末狂欢。
  十七周岁的青豆啥都明白一点,又啥都不是很明白。她总爱捧着本书,每日最大的计算是能在被窝看多久书?手电筒的电池能撑几晚?
  那书错字满天,书页剌手,油墨熏人,就跟这鬼日子似的,可架不住故事和故事里的人香喷喷的。
  此时此刻,她站在三流故事的大团圆结局处,热泪盈眶,认定这就是爱情。
  鞭炮霹雳,硫味弥漫。
  孩童尖叫,乡亲说笑。
  新婚夫妻相视一笑,携手自新房大门迈出。
  新娘耳侧别朵塑料大红花,满天星探枝颤动,映得锦服新人愈发唇红齿白,明艳动人。
  新郎梳着时下最时髦的三七分大背头,灰条纹西装簇新挺括,瞧得出尺寸不合,好在他气质倜傥风流,瑕不掩瑜。
  程青豆身穿藕色新褂,站在亲邻最首,捂住耳朵热泪盈眶,陷入自己的精神狂欢。她完全忘了自己前两天抱着这套西服找裁缝店的狼狈模样。
  走过艰辛童年的种种阵痛,亲历程青豆这一刻的幸福比玻璃罐的冰糖还要甜。眼泪是甜的,是烫的,是活蹦乱跳的。
  风俗上,村里默认造新房与红白事为脸面大事,谁家逢这事儿都一反节衣缩食的习惯,极尽铺张,宁举债也不能亏排场。
  程家这桩婚事炫耀乡里,大摆排场,四只冷盆、八样大菜、点心水果配上大碗甜汤,一样不少,样样翻花。
  加上旧房新装,可谓双喜临门。
  村民向来大节大吃,小节小吃,逢上这城里搬来的花样精,更是凶烟凶酒,赞不绝口,一口一咂,边吃边兜。
  程家村民风醇酽,随改革开放和高考恢复,才陆续有几个人离开,至沿海地区打工,饶是如此,青豆家这种举家往城镇迁移的门户,仍属少见。
  旧时亲邻揣着久违的笑意和单薄的红包,试图用幼年点滴唤起青豆的家乡回忆。
  面对一张张淳朴的生面孔,青豆脑袋点成啄米小鸡,假装大家都是老熟人。
  她沉浸在自己遗忘的成长情节里,笑得酒窝深凹,直到吴会萍塞来一竹篮喜糖和一个铝制饭盒,那颗欢天喜地的心像憋了阵声势浩大的哑炮,瞬间偃旗息鼓。
  青豆沮丧地放弃了“修长城”,跟个使唤丫头似的,被撵上驴车,拎上行囊,往镇上去。
  她小心护着新衣,生怕沾惹脏污,挣扎问:“不可以让青栀去吗?”
  吴会萍忙里忙外,哪有空理她,招呼了记屁股,手心传出厚实的闷响:“赶紧的!早去早回。”说罢又不放心,拉住大丫头叮嘱,“多跟你大哥说会话,他......惦记你。”
  青豆知道大哥惦记她。只是这大冷天的,这大喜日子的......
  她扫了眼外头,小心翼翼问了句:“妈,我能坐车去吗?”
  二哥结婚借到两部车,除了不多稀罕的北京130,今儿十里八乡不少乡亲是跑来这部桑塔纳的。
  “想的出来?”那玩意多贵!磕着碰着倾家荡产也赔不起!
  青豆灵光地捕捉到吴会萍渐高的音调,脚下抹油,利索地朝初识的石头哥打了个招呼,“哥,大冷天的,麻烦您哩!”
  石头饮过白酒,脸颊酡红,憨厚摆手:“没事儿,顺便去镇上。”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八个滇红大字书于矮房的坑洼墙面,墙角有红砖小字,青豆眯起眼,瞧清歪扭的“李ming是犭者八jie”。
  她悄悄抿嘴,憋住会心的噗嗤。
  这事儿她以前常干。八十年代公物概念尚没被群众接受,她走哪儿写哪儿。
  小南城墙上地上树上随处是她的情绪笔迹,二哥甚至循过这些歪扭的小字,找到过桥洞下离家出走的她。
  伶仃树木横斜在纵横交错的阡陌沟渠旁,驴车一颠一簸。像红灯牌收音机按下了音量键,鞭炮与欢笑一格一格低下去,视野里的囍字模糊成影绰的红。
  天是真冷,一年四季,青豆最怕冬天。
  她把提篮固在两腿间,口鼻缩进领口,露出双眼睛,打量起记忆里骤然塌缩的故乡。
  石头哥操着口乡音,努力捋直舌头:“曾(城)里比我们仄(这)好吧?”
  风呼哧冽过,青豆先没听清,反应过来急忙否认。
  石头哥酒后感慨,称今朝这婚事办的太有排场了,昨日待媒的菜都没见过,问她厨子哪儿请的,他孩儿百日宴也想请。
  这事儿都是二哥和妈弄的,青豆不知。石头哥又问,“新四(式)武/器哪里来的?”
  他问的是四轮桑塔纳。青豆扮作一个不闻窗外事的傻子,又推在了二哥的本事上,“不晓得,都是二哥办的。”
  “青松出息了,赠(挣)大钱咯!”石头背朝青豆,发出羡慕。他和青松当年还是一起逃课的同学,没想到一个逃去城里发家致富,一个逃进猪圈,养起猪来。
  人家都说知青嫁人嫁出两截命运,怎么逃课的二流子,命也能差这么多。
  驴车慢吞吞碾过冬罕的泥地,青豆看不清石头哥的表情,也清楚他并无恶意。但这句话在她读来,更是讽刺。
  “一胎六十天内必须上环二胎九十天内必须节扎”“新婚夫妇入洞房计划生育不能忘”......
  斑驳的标语划过眼帘,搅起青栀出生前血雨腥风的回忆。
  程家村的标语该是好多年没更新了。这些句子,小南城七八年前就换掉了。
  后半程驴子累了,驴腹作力,一路赶一路拉馒头大的粪驼子,还冒着热气儿。
  青豆捂着鼻子,夹着篮子,难受得脚趾在鞋内一个劲儿地抠。石头酒后话多,青豆怕说错话,又熏得睁不开眼,可劲儿充楞,数着秒,算着分,总算捱到了南弁山。
  -
  “哥!——”
  “哥!——”
  之字形砖梯表面嶙峋,不规则铺就,上次她来走得很慢,今天日子好,心情好,一口气蹬上了山。
  她气喘吁吁推门,程青柏甫坐下身,未合的窗户透入冷风。
  她一眼看到了窗棱新糊的单薄纸张,着急上火:“寺里的香火钱呢?为什么都不换个玻璃窗?都什么年代了!”
  程青柏含笑给她斟热茶。
  这间房刚腾出来,搬来时蛛网连天,看不清本来。据说这间上次住人还是清朝,没置替新窗也不奇怪。院里一年添一回东西,下次统计要等开春。
  他怕青豆记挂,说烧炉子不冷,又转移话题道:“今天热闹吗?”
  “嗯。”热闹,当然热闹,但站在清冷的寺院,青豆高兴不起来。
  她太渴了,一口气连着茶叶沫子咽下,又忙不迭掀开篮子上的包布,“这是娘蒸的素包子,你可以吃,”打开铝盒,青豆眼眶一热,抽抽鼻子,赶紧咽下喉间的腥苦。程青柏说过,下回来这儿再哭,就不许来了。“每个菜娘都夹了点,你挑没肉的吃,都是新嫂子家精心挑的菜色,这儿人都没见过。”
  程青柏看了一眼,点点头,边给她顺气儿边拉她坐下,“办了几桌?”
  “十二桌。”
  “都请了谁啊?”
  青豆一五一十:“我们家亲眷少,新嫂子家来了好多人,晚上二哥小南城的朋友直接来吃晚席。”
  青豆又说,二嫂有钱的爸爸还借了二哥车。全新的桑塔纳,在上海前后办了一个月手续才买到的,据说这辆车够买四五套房子。
  程青柏沉了口气,“这样的姑娘嫁到我们家......怕是委屈了吧。”
  青豆:“确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