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79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79节

  假如不是身为曹总的助理,她对人的面孔几乎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她当真不敢说这是同一个人。
  她印象中这位大陆村姑有一双狠厉决绝的眼睛,就像是被激怒的母兽。
  那个时候她形容狼狈,头发凌乱,衣服也灰扑扑的,瞧着就像她为了配合上司而特地找过来看的大陆电影《喜盈门》里的村姑形象。
  但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位时髦女郎。她穿了v领的连体裤装,显得腰细腿长。她不管耳朵孩子脖子上都没配饰,但唇上的口红让她整个人的气色都不一样了。
  这一身打扮,即便走在香港街头,也绝不会有人嘲笑土气。
  相反的,人们还会羡慕她粉嫩的肤色和明亮的眼眸。
  这人可真是脱胎换骨了。
  大堂经理作势要往外喊,被曹敏莉笑着拦住了:“不用,这样打扰客人太不礼貌了。等下次他们入住时,我们再当面拜访。”
  她在心中默默地加了句,周秋萍,希望下一次见到你,你还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苏珊兀自表达自己的震惊:“她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她知道这个古老的国家正在变革,无数人抓住了改革的先机乘风破浪,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奇迹。
  可前提是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占了身份的便宜,通过拿别人拿不到的批文,倒卖别人不能碰的物资,这才攒下第一桶金的啊。
  周秋萍有什么?她又是凭借什么走进这家高档酒店?
  窗外的车子已经开走了,曹总收回视线,微微笑:“那说明你对这片土地的想象还不够。胆子放大点,说不定我们能见识到更多的奇迹。”
  并且参与其中。
  卡拉ok房?这主意似乎不错,可以考虑。既然做服务业,那就必须得考虑顾客的需要。
  周秋萍还不知道自己想到的发财大计已经被人盯上了。不过就是知道,估计她也无所谓。因为卡拉ok房也不是她发明的啊,现在深圳已经有人经营了。她要听到曹总打算进军卡拉ok界的话,估计只会竖起大拇指,夸奖一声对方有眼光。
  她如此淡定,是因为她现在做的生意也日进斗金。
  源源不断从海关仓库低价拿到的货通过火车运往内地,转个手,就是二三倍甚至四五倍或者更高的利润。跟这比起来,卡拉ok房都算投资大风险高获利小的行当了。
  只不过这种买卖只能说是打政策擦边球,现在是赚的盆满钵满,谁也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时候。
  卡拉ok房却常做常有,起码还能再火爆十几二十年。如果那时ktv也江河日下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房价起来了啊,单凭手持那么多物业,光靠收租都能当富婆。
  周秋萍挺乐观的,走一步看一步呗,世界首富都不可能做遍所有赚钱的行当。她先把海关货这活做好再说吧。
  陈自强陪了他们三天,收获颇丰。临了不仅帮他们一道去火车站办托运手续,还再三再四地保证一定会把周秋萍的嘱托放在心上。
  有房买房,有地买地。
  作为同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他太理解周秋萍想买块地的想法了。有了地,自己盖房子住多舒坦,又大又自在,比什么别墅都自在。
  周秋萍有钱大家挣,半点没藏私,积极建议陈自强:“你要手上方便,碰上好机会了,也在深圳拿块地。现在往深圳来的人越来越多,以后住宿肯定是大问题。解决住房问题,首先得有地。”
  陈自强笑着点头:“行啊,到时候我就跟老四一样,也盖几栋楼。把我嘛嘛叫过来,专门给她一大串钥匙,让她收房租。”
  三人都大笑。光想想那场景,都逗得不行。
  连周秋萍都心动,要真有那一天,阿妈肯定乐得合不拢嘴。老辈人千百年的想法,最稳妥的投资当然是买房买铺子,当时候就吃租,多安心。
  陈自强下午还有课,送他们到火车站也没逗留,简单打完招呼后就走了。
  剩下周秋萍和余成,这一回,吃饭问题该如何解决?
  两人都放弃了自助餐。那玩意儿,开开眼界,过把瘾就行,没必要回回吃。再说连着吃了几回酒店的自助餐,火车自助餐恐怕已经入不了他们的眼了。
  他俩在深圳火车站吃了顿快餐。
  三块钱一份,有肉有鸭蛋还有大鸡腿和青菜,可以说相当丰富了。最让人惊喜的是快餐提供海带排骨汤,无限量供应,想喝多少打多少。
  余成本来还想加米饭,一瞧见这意外的福利,他毫不犹豫连着喝了三碗汤。
  周秋萍也要了一碗,感觉火车站真实在。这哪里是免费汤?完全可以端进饭店当成一份菜卖的,里面的用料相当扎实。海带炖得烂烂的,排骨不仅肉多,骨头都酥了,可以直接嚼成渣,吃里面的骨髓。
  几碗汤一下肚,两人都感觉占了大便宜,心情无比舒畅。
  旁边一对父子也在吃快餐,中学生模样的儿子一直在催促父亲:“快点快点,爸爸,这是快餐,吃慢了说不定要罚钱呢。”
  余成赶紧把头扭到一边,省得自己当场笑出声。
  两人擦干净嘴巴,出餐厅的时候,他才压低声音自我调侃:“前两年我头次在外面吃快餐,也以为吃慢了要罚款。”
  现在想想,真的跟土包子一样,啥都不懂,啥也不知道。
  周秋萍笑道:“那你怎么不问服务员啊?”
  “哎呦,我敢问?一个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我怕没开口就被嘲笑是傻大兵了。”
  周秋萍若有所思:“可见服务业的服务意识有多重要。不能让人花了钱还买气受。”
  余成立刻就想到了那位跳楼自杀的前台服务员,她悲剧的导火索就是上班时打私人电话惹毛了顾客被投诉了。
  两人都有些唏嘘。
  余成赶紧转移话题:“你真要开饭店啊?什么时候开张?我一定带人去捧场。”
  周秋萍沉吟:“再说吧,我还没想好地方呢。”
  本来按照她的打算,她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深圳买房然后安家落户。可是这一趟深圳之行却让她发现了买原始股挣大钱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她印象当中,房价真正开始疯长,其实是千禧年之后的事。在此之前,因为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有些地方的房价还下跌过。
  与其早早投钱在房产上,等着吃租金。她还不如用这钱去钱生钱。那种挣钱的快乐,不是躺着等房产升值能够比拟的。
  说到底,她天生劳碌命。让她闲着她就浑身不舒坦。
  余成突然间感慨:“要是全国都能像深圳一样就好了。”
  这里有到处开工的工地,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这里的工资高的吓死人,帮老板看摊子的小贩每个月都能拿到三五百块钱,是内地很多人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
  而这里的物价,似乎也没那么高。好多东西甚至比内地还便宜。
  三块钱一顿的快餐,放在外面也很划算了。
  周秋萍笑而不语,心道,少年,你天真了。等过30年,你再看看深圳的房价,估计就不会再有同样的念头。
  唉,买房,还是得买房。
  这事只能指望陈自强,让对方多留意。
  谁让这个时代的深圳大街上,她都看不到一家房产中介呢。?
  第83章 买拖拉机出租
  周秋萍和余成又走南闯北跑了一个多月, 等到他们再度回到省城时,日历已经撕到了11月份。
  小院的葡萄枯了,南瓜也摘光了, 倒是茼蒿和菠菜长得挺好, 一看就是烫火锅的好材料。
  周高氏看到女儿回家的时候都老大不高兴:“我看你是心野了,也不用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什么呀?有本事你给我带个男人回来, 才叫能耐哩。”
  周秋萍笑嘻嘻的:“我把自己当成男人用,行不?我比男人差哪儿啦?再说我不回来的话,我怎么知道你鸭绒服卖的好不好?要不要再进货?”
  “你就是进了布头,也能卖得好。”周高氏都替人犯愁,“这一个个慌的啊,一人要穿几件衣服才够呢。”
  周秋萍看自家厨房, 吓了一跳:“我的老娘哎, 你还说人家, 你买这么多盐干什么?”
  “你知道个啥?其他的事情好讲,不吃盐会死人的。”
  “那我谢谢你没囤大米啊。”
  “谁说没囤的?我今年交的三粮四钱都是问你大大爹家买的。咱家的粮食都囤着, 到时候不怕闹饥荒。”
  周秋萍哭笑不得:“阿妈你犯愁早了, 还没到农田大面积抛荒的时候呢。现在粮食应该够吃, 闹不了粮荒。”
  周高氏冷笑:“那你是碰上了好时候,没瞧见饿死人。我告诉你,饿的吃不消的时候, 连死人肉都吃。”
  “我的妈呀,你可别吓唬我, 你吃过啊?”
  “我又没吃, 我哪里敢吃啊?那吃过死人肉的眼睛都是绿的。”
  周秋萍赶紧喊停:“好了好了, 我就问你的意思, 你还要不要卖衣服?要的话,我再喊人托运过来。”
  “这个带着做就行,我看大家的腰包也瘪了,哪有那么多钱买东西?四大件还差不多,你要有冰箱彩电,倒是一堆人抢着要。我跟你说个正经事,我想买拖拉机。”
  “啊?阿妈,你什么时候学的拖拉机?”
  “不是我开。”周高氏正色道,“我是吧,这段时间琢磨着,现在运货挺来钱的,各个大队也基本上都有会开拖拉机的人。但是吧,能掏出钱来买拖拉机的不多。”
  这倒是真话。
  一辆拖拉机足有三四千块,现在能掏出三四千块钱的农民那已经可以算是村里的富裕户了。
  除非出门打工,而且还要运气好,老板按时结工钱。否则,光凭地里刨食,这事真没什么希望。
  “阿妈,你买了拖拉机,然后租给他们?”
  “我是有这么个想法,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以前你阿爹跟着你爷爷在外面做事,就看到黄包车行是这么搞的。我想大概都差不多吧。”
  周秋萍想了想,她只听说过人家购买挖土机还有农机出租,不过那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了。
  现在,农村的主流生产机械还真是拖拉机。话说眼下拖拉机真是宝,农忙耕田农闲拉货,平常灌溉、舂米时,拖拉机头又是万能动力机,啥都能接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农民办不到的。
  既然可以出租农机挖土机,那拖拉机应当也行。
  天底下的致富路都是人闯出来的,哪有老天爷将每条路都标注好摆在你脚下的道理。
  周秋萍鼓励阿妈:“那你就试试呗,我觉得挺赚钱的。”
  经过这两个多月国库券倒卖,她的身家早已超过了百万。
  作为1988年的百万富翁,她完全有底气支持阿妈去追梦。
  “阿妈,你想好要怎么管理了吗?”
  “周伟认识要租拖拉机的人。前段时间不是大忙吗?有的村子出去打工的人特别多,就把田都租给了种粮大户。大户就想租拖拉机耕田。听说这样的人还不少。平常也有人租旁人的拖拉机去拖货。”
  周秋萍点头:“那说明有市场啊,只要管理到位,应该不会亏本。”
  周高氏为这事儿纠结了好些天了。
  不是差钱,她这段时间依靠倒卖菜籽饼、藕根以及衣服,短短两个月,手上就有4万多块钱,足以购买10辆拖拉机。
  她怕的是自己一把年纪还瞎折腾,最后搞得鸡飞蛋打,还被人笑话。
  现在,女儿支持她,她心中的小火苗就腾腾往上冒,烧得她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