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从1983开始> 从1983开始 第603节

从1983开始 第603节

  “哪句?”
  “你猜?”
  “我猜不着。”
  “猜嘛!”
  “两个以前从不认识的人坐在了一起。”
  “然后呢?”
  “然后……”
  “当然是爱情!”
  她咧开嘴,颠颠跑下楼。
  第617章 请客
  6月,《电影管理条例》公布。
  这是中国第一部 比较系统的电影行政条例,7月1日施行,文本遍发大江南北。非常保守,未有什么突破。
  不少人看了就读出两条有用的:
  制作、发行、上映都要施行许可证制度。我们常见的龙标,指的是公映许可证,现在还没有龙标,就在片头把证一贴:
  “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电审故字(1983)第404号”
  而另一条则是:放映单位年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不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间总和的2/3。
  保护不保护?非常保护。
  但大方向就错了,本想提高电影产量,结果逐年跳水。
  ……
  许非在象山待了一个多月,见了不少人。
  最意外的是许鞍华,受谢晋邀请,过来帮忙。俩人交情很早,当年谢晋拍《芙蓉镇》开座谈会,找些作家、导演提意见,香港的发行公司派她参加。
  许非跟她见了面,也算认识了。
  到六月时,严打过了一阶段,这货才动身回京。
  话说他年初加入中国会,搭上陈东生的生意伙伴,一位叫王焱楠的女士。送上门合办了一本时尚杂志,请邓勇锵做艺术顾问,开设专栏。
  这年头哪有时尚人才,招了些美术、摄影、服装、外语专业的员工。先出季刊,一年出四期,内容就是转载国外信息,外加帮品牌打广告。
  相较耐克、阿迪、真维斯这些,顶级奢侈品进入中国都比较晚。目前有lv、皮尔卡丹之类,香奈儿、爱马仕啥的还没影呢。
  不过大都汇在积极联系,邀请入驻,回应比较强烈。因为大都汇有优势,一城一城的攻占,如果品牌捆绑,也会一城一城的发展。
  再说这本杂志,许非连名都没改,就叫时尚芭莎。
  靠广告营收,定价20,走中高端路线。为啥出季刊呢,一是没经验,二是品牌按季出新款,正好能对上。
  创刊号计划在夏末,介绍秋季流行。
  时尚从诞生以来,就跟明星密不可分,今天的工作便是拍创刊号的封面、封底、内页。
  “三位这边请!”
  “张小姐,巩小姐,请跟我去挑选服装。梁先生先休息一下。”
  梁佳辉点点头,往沙发上一坐。面色古怪的张蔓玉和巩丽走到试衣间,刷的一拉开,满眼华贵。
  差不多能有二十件旗袍,或雍容富贵,或清素淡雅,或热情似火,或内敛保守……
  “都是为两位量身定制的,一会拍照用,拍戏也会用到。两位可以各挑五款,不限风格,我们先拍照。”
  “ok,谢谢。”
  张蔓玉愈发古怪,莫名其妙的过来拍杂志,还是大陆的时尚杂志,不过一看名单,明白应该为电影预热的。
  她跟巩丽同属泽东公司,但并不熟,十分客气。俩人挑完出来,就听一阵低音炮般的笑声:“梁先生,久仰久仰!”
  张蔓玉抬眼,认得,叫姜闻,大陆非常著名的演员。
  老姜对上某人怂,对旁人可霸气外露,大步过来:“张小姐,幸会!”
  “姜先生你好。”
  她就觉握手的力气很大,稍稍顿了下,而后松开。
  “你怎么才来?”巩丽老熟人。
  “有事耽搁,怎么着,开始了么?”
  “我们正在准备,请四位先化妆。”
  工作人员引到化妆间,开始捯饬。要拍复古、流行两组,从品牌借的服饰;两位女士另有一组旗袍,是伊莲和上海滩赞助的。
  “今天本来有五个,再加一葛尤。不过后来一想,葛尤这种气质跟时尚不沾边,人也在美国拍戏,就别回来祸害眼球了。
  所以就咱四个,你看张小姐,风华绝代;巩小姐,国色天香;梁先生也是潇洒倜傥,我勉强中规中矩凑一数。”
  别以为老姜天生祖安,会说话的时候可会说了。
  “哈哈,你也是威武霸气啊。”
  梁佳辉80年代就来内地拍戏了,笑道:“我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非常精彩。”
  “嗯,这部戏很棒。”张蔓玉点头。
  就怕没人说,一说就有话题了,气氛还算融洽。
  刚化好妆,门外进来仨人,许非、王焱楠、邓勇锵,却是来探班的。
  香港人自然认识邓勇锵,连忙招呼,又寒暄一番。那俩位露了下脸,一会就走了,许老师留下陪同。
  “maggie你再靠近些,巩丽稍稍抬头,似看非看。”
  “坐着,腰拧起来。啧,你演青蛇那个感觉,对对!”
  “眼神,眼神,自虐一点!阮玲玉那种!”
  他在这瞎指挥,描述用词直接上电影,非常过瘾。巩丽和张蔓玉啊,穿旗袍两大挂逼,当然得好好搞搞。
  这要是徐·百合男·克在场,能乐死。说起来,他最初真想找徐老怪拍《风声》,但咖位太大,不好掌握,有机会再合作。
  拍了整整一天,结束时姜闻撒腿就跑。
  许非没理会,载着仨人来到西绒线胡同,中国会大本营。
  平时正门就不开了,这次走侧门,一进去椎梁画栋,宫灯古槐,浓浓的富(tu)贵(hao)气瞬间将三人镇住。
  “许先生,晚宴已经备好了。”
  “知道了。”
  服务生指引着往一个厅走,许非介绍道:“这里以前是清朝的贝子府,原主叫溥霱,所以叫霱公府。
  现在是家会所,操办人就是邓勇锵先生。两位远道而来,别嫌弃我招待不周就好。”
  张蔓玉和梁佳辉连声客气,一路打量,愈发心惊。别说他们,巩丽也第一次来,偷偷吐舌头,妈耶,这小子现在整这么大嘛?
  进了一个厅。
  里面光线不太亮,暖暖的带着点昏,桌椅板凳、玩物摆件仿佛罩上了一层神秘感,瞧着年头就久。
  邓勇锵和王焱楠又出现了,一起就座,问:“咦,姜先生怎么没来?”
  “电影要上映了,我让他回去忙宣传。”
  “哦,可惜,下次一定要补上。”
  “……”
  许非撇嘴,一个资本家,一个二代,一个香港买办,老姜能来就怪了!虽说俺是爱国资本家吧。
  “……”
  张蔓玉和梁佳辉交换眼神,比较熟悉。他们在香港时常碰到这种情况,说好听些是一起吃饭,其实是人家谈事,明星来陪坐的。
  同时对许非很意外,看着年纪轻轻,却不好得罪啊。
  巩丽也眨眨眼,闷头装傻。
  第618章 许教父
  “各大品牌会按季节推出流行款,那所谓的流行款或者流行趋势,是谁规定的?它一般分三个部分:面料、颜色、设计。”
  晚宴上,什么都懂一点的许老师侃侃而谈:“先说面料,往往提前一年半,国际上会有一些面料展会,将宏观的流行趋势体现在里面。
  比如八十年代我们流行的确良,后来生活条件提高,发现这东西不透气,又需要一种透气轻薄的面料。
  这就叫宏观趋势。
  跟着是颜色。流行色有专门的机构研究,从美学、心理学、经济文化等角度,同时搜集消费者反馈,最后发布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会喜欢的颜色。
  然后是设计。
  分两种,第一种,大师自己有什么灵感。第二种,集中讨论。
  由巴黎时装公会牵头,召集各大品牌的设计师,决定下一年的流行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设计,凭借时装周的影响力和媒体宣传,这种风格自然会流行起来……”
  “原来如此。”
  “许先生果然知识渊博。”
  “我还真第一次听闻。”
  在座的频频点头,由衷肯定,包括邓勇锵自诩见多识广,却也不明其中道理。
  “所谓的流行趋势都是走程序的,一小撮人决定全球时尚。大家觉得像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